首页>人民政协报·福建省政协融媒体中心>统战之声
南岛语族与海洋文明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福州举办
共促南岛语族与海洋文明研究蓬勃发展
“福建是南岛语族的祖源地之一,在南岛语族研究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连日来,南岛语族与海洋文明研究院成立仪式暨南岛语族与海洋文明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福州召开,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人民大学、福建省文物局、福州市相关单位以及国内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探南岛语族之源,共寻千年文明之根。
当前,“南岛语族”是世界分布最广泛的语族,范围涵盖南太平洋到印度洋上广大岛屿、近4亿人口、18个国家及地区。而以福建为中心的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则是“南岛语族”向大洋迁徙的始发地。鉴于南岛语族与海洋文明在中华文明传播、中外文明交流中的关键作用,中国人民大学特成立“南岛语族与海洋文明研究院”,隶属福州研究院,旨在开展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为推进海洋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多维度阐释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
“南岛语族与海洋文明研究院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在南岛语族和海洋文明研究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研讨会现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该研究院具有多学科交叉、多单位联合、多区域联动的鲜明特色,致力于将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的智慧与资源深度融合,并联合国内外顶尖研究机构及专家学者,共同促进南岛语族与海洋文明研究的蓬勃发展。
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表示,福建作为南岛语族的原乡,与南岛语族国家及地区关系密切,在福建做相关研究,对进一步实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增强两岸人民同根同源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省文物局将全力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南岛语族与海洋文明研究院工作。
此外, 在主旨发言期间,台湾学者李匡悌以《两岸文明同源:考古与基因证据双重印证》为题发言。他表示,两岸史前文化共性显著,稻作遗存、拔牙风俗、陶器工艺一脉相承。台湾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特征与大陆南北文化均有相似性,生业考古分析佐证了早期福建移民跨海峡活动。希望两岸打破学术壁垒,合作推进“南岛语族溯源工程”。
编辑: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