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资讯 法治时评 法治人物 法律速递 盈科说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页>法治>资讯

《法治蓝皮书》:2024年,国家立法“含绿量”进一步提升

2025年04月28日 11:17  |  作者:徐艳红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4月28日电(记者 徐艳红)2025年4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25年法治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发布了《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25)》(下称《法治蓝皮书》),《法治蓝皮书》指出,2024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执法力度和规范度有所加强,环境资源审判体系逐步成熟。

《法治蓝皮书》指出,加强生态立法,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国家立法“含绿量”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家制定和修改了生态环境、资源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如能源法、《稀土管理条例》《节约用水条例》《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矿产资源法等。另外,2024年制定和修改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烈士褒扬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均有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表述。

《法治蓝皮书》指出,2024年,生态环保部门全方位开展生态环境治理。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规范和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治理,生态环境部出台了《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2018年以来排查出入河(海)排污口11.7万个。

《法治蓝皮书》指出,进一步完善环保司法规则体系。最高人民检察院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的意见》,明确检察机关与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互相通报和介入机制,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合力。为提升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办理质效,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办理污染环境犯罪案件证据指引》,推动环保部门加强与刑事司法衔接。

此外,国家严厉打击生态环境犯罪。公安部部署开展了“平安长江2024”专项行动。2024年,公安机关侦办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案件4.8万起,检察机关起诉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3.6万人。与此同时,国家完善了环境资源审判机制。2024年是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十周年,30家高级法院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南京等地专设环境资源法庭,有1200余家法院实现生态环境资源“三审合一”。2024年,全国法院审结环境资源案件21.9万件,同比下降5.4%。


编辑:钱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