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四川省政协委员持续关注——
点燃青年学技成才热情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近年来,四川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出台《四川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顶青”专项实施方案》,多措并举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大力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为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这一重点工作,也是广大省政协委员长期关心关注的焦点。
自换届以来,省政协主席田向利多次率队前往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院校,现场听取校方关于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汇报,了解用人单位对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建议,并与青年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勉励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更好实现自我价值,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等方面鼓与呼。
走进省政协机关,省政协教育委主任郑学炳正在逐句研究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四川省优秀青年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他表示,该办法将对青年人才成长产生深远影响。他建议,要鼓励支持大中型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与优势特色学科高校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或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引导中小微企业以提供设施设备、定期派遣实训导师或提供实习岗位等形式参与产教融合联盟,推广县域产业园区与高校专业群精准对接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点燃青年学技成才热情。
春风拂蓉城,万企聚英才。在由四川省工商联、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多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暨“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现场,700余家民企、国企携2.2万个岗位入场,吸引1.15万名学生投递简历4.37万份,近千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现场热烈的气氛让省政协常委、省工商联主席、省商会会长唐燕深有感触。她表示,高校毕业生面临职业方向困惑与就业市场认知不足的双重挑战,而工商联精准服务的介入,有效提升了青年学生对自身岗位适配度与行业认知水平。针对同学们的困惑,她提出,要吸纳行业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加入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具个性化的职业导航服务;开发更多创业孵化平台,以创业带动就业,并根据大学生创业的起步、初始、成长、成熟等不同阶段、不同需求、不同经营业态,给与针对性支持。
(本报记者 韩冬)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