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广东省政协建言助推——
成就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乡村要振兴,青年必先行。”2024年1月,在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首场委员通道上,省政协委员隋建锋向广大青年发出号召。他说,广东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为青年施展才干提供了广阔舞台,建议深入实施“广东青年乡村CEO培育计划”,助力青年提升兴乡技能。
隋建锋的建议得到了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和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的大力支持。随着广东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行动、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等一系列行动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青年纷纷回到基层、扎根基层,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帮镇扶村,将青春和热血投身在田野中,将论文写在广袤的大地上。
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是乡村振兴与青年发展的共赢策略。2024年5月6日,在广东省政协线上“委员会客室”中,有网友向值班的省政协委员李沁表达了迷茫:现在大学生学的专业,有些就算回到乡村也没有用处。对此,李沁鼓励网友,要转换视角和创新思维,将自己的专业优势与乡村实际需求相结合,例如跨学科应用、创新服务模式、提供技能培训与普及、开展乡村创意产业、参与政策研究与规划等。
青年人下乡创业的星火正在点亮乡村振兴的征途。但相比在城市创业,他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省政协常委吴学明一直致力推动青年创业工作,他分析指出,目前乡村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力不足,针对创业初期挑战的扶持力度有限,创业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制约了不少大学生回乡入乡创业。他建议建立“乡村数字化创新中心”,为大学生提供一站式的技术支持、市场对接、创业培训等服务,并通过“导师﹢项目”的模式,搭建大学生创业的“智库”体系,开展跨行业创业模拟实战,将乡村创业项目纳入到高校的创业课程中。
今年,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会也围绕拓宽青年返乡创业路径提出了提案,建议推动建立返乡青年人才和项目信息库,搭建高校、行业龙头企业帮扶平台,鼓励各县(区)成立返乡青年创业协会,发挥村级“就业驿站”作用,强化“一站式”服务平台支撑。同时,聚集“全链条”服务保障,支持返乡青年创业安居,完善一揽子优惠政策支持,优化青年返乡创业环境等。
“青年进入乡村,回归乡村,并非易事,既要克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城轻乡’意识,又要掌握在乡村生活生产的基本技能,还要有能够创业就业和生活的基础条件和公共服务保障。”为了帮助青年在乡村留得下、留得好,省政协委员吕晓蓓建议在“百千万工程”中重点推动建设青年友好的“未来乡村”,发挥广东省在数字经济、智慧产业等领域的优势,打造青年关注的新场景和新业态,创新“数字化”和“智慧化”的乡村社会治理方式,让青年人和原乡人共建共享“未来乡村”,并在“未来乡村”中建设青年服务平台,提升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获得感、幸福感。
(本报记者 林仪 揭春雁 通讯员 张晓颖)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