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如何接住“卤鹅哥”流量?重庆荣昌区政协委员建言:
游客“引进来” 特产“卖出去”4月以来,一场“荣昌卤鹅哥”投喂国际网红“甲亢哥”引发的网络流量热潮,推动重庆荣昌火爆出圈。如何稳稳接住这波“人气流量”,将之变为“消费留量”和“产业增量”?荣昌区政协委员踊跃建言,为荣昌卤鹅全产业链和文旅产业发展加油鼓劲。
“荣昌卤鹅”是荣昌的传统特色美食之一,也是重庆的一张美食名片,这一次,荣昌卤鹅通过网络吸引了全球的目光,销售量剧增。围绕荣昌卤鹅产业链优化,汪学荣委员认为,荣昌区要实现到2026年卤鹅产值突破10亿元,新增线下门店及网店超1000家,并创建“中国·荣昌卤鹅美食地标城市”,需要构建全产业链地方标准体系,从白鹅养殖到终端销售全流程制定技术规范,以“标准+品牌+产业”模式冲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李杰委员建议,参照荣昌猪成功经验,打造“企业+门店”全产业链体系,整合完善养殖、加工、营销等环节,提升市场竞争力。
“不同于一般网红城市,荣昌还有‘非遗之城’‘千年陶都’等文化基因优势。”区政协经济委副主任朱芸锋建议,构建“非遗+美食”双核驱动战略,推动夏布织造、安陶制作等非遗技艺与卤鹅IP深度融合,探索“流量搭台、文化唱戏”新路径。
就如何推动消费升级,苏惠文委员建议,立足荣昌“美食之都”“非遗之城”功能定位,依托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构建川渝文旅IP矩阵,联合周边区县打造文旅组合,实现流量共享与区域共赢。彭琳甯委员建议,参考“淄博烧烤”“贵州巨幕影院”等应对游客暴增情况相关做法,提前做好荣昌万灵古镇、安陶小镇、全民健身公园等景区景点的清洁、疏导、停车、医疗、通信等预案,全方位涵养文旅发展良好生态。(记者 凌云 通讯员 李伯雨)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