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大家谈 主席论坛 委员说话 同心论坛 议事厅 微言大义 望海楼札记

首页>要论>委员评论

江西省政协委员建言——

助青春在红土地上绽放

2025年04月30日 09:43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创新推出“江西青年科技成果直通车”,180个“揭榜挂帅”项目,搭建科技资源与产业需求的桥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每年为百余名青年创业者提供3000万元免息贷款;举办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等活动,吸引4万余名创业青年、1.3万个青创项目展示交流,促成36个优质项目在赣签约落地……近年来,江西省通过打造有利于青年发展的环境,不断激发青年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能,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省政协委员们聚焦服务青年健康成长积极议政建言,共聚“青春力量”,推动青年发展型省份高质量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青年科技人才是集中体现“三个第一”作用的重要创新主体。“围绕推进科技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打造‘创新团队’‘青年科技骨干’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专项工程,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后备军,为我省创新发展储备科技创新人才。”李振专委员建议,聚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稀土材料等重大战略和产业学科等建设需要,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围绕推动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当前,江西正在深入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技能人才是江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技能人才短缺,特别是高素质工匠人才的匮乏,制约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胡春华委员建议,注重工匠人才的职业规划和晋升路径设计,为工匠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吸引更多青年加入工匠人才队伍。比如,全省每年选树百名左右省级工匠人才并予以表彰,切实提升工匠人才地位。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寄托着千万家庭的希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关乎学生个人兴趣与潜能的挖掘,更关系到学生未来职业道路的选择与发展。”陈秀华委员建议,设立校内职业导师制度,由经验丰富的导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职业评估与发展建议,帮助学生明确自身优势与发展方向。加强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鼓励学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实践活动。

黄清玉委员调研中发现,灵活就业越来越成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青年的选择,但就业岗位受限、劳动权益难以保障等问题,导致灵活就业发展性、可持续性较弱。她建议,加大对青年灵活就业者的就业创业扶持、税费优惠补贴力度,优化灵活就业服务,做好政策宣传、岗位匹配、职业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同时,针对灵活就业群体开展多层次、多角度、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建立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通道。(本报记者 王磊)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