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一场守护绿水青山的“立体战”
——四川德阳市政协持续助力磷石膏治理初见成效
在四川省什邡市洛水镇,曾经被灰白色磷石膏堆场覆盖的山坡上,成片的波斯菊正在怒放。在新修的生态步道上,78岁的村民德富见到德阳市政协磷石膏综合治理调研组正在查看土壤检测数据时,主动凑上前:“这花儿开得比野地里的还旺,底下埋的可是让咱们头疼了半辈子的‘白渣渣’。”
德阳是全国重要的磷矿和磷化工生产基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丰富的磷矿资源为什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生产高浓度磷复肥会产生巨量的磷石膏,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和安全风险,成为压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心里的“大山”。
了解到该情况后,德阳市政协连续多年将磷石膏治理纳入重点民主监督计划,先后多次组建由政协委员、行业专家、生态学者组成的专题调研组,围绕“矿区变景区、矿车变火车、矿工变旅工”的“三变模式”不断想法子、出点子、找路子;聚焦矿区变景区过程中生态保护、矿工就业培训和创业扶持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紧抓省级化工园区认定机遇,组织委员深入调研,提交《关于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积极破解磷石膏综合利用政策瓶颈问题的建议》《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推进工业持续创新转型》《关于推动磷化工产业优化布局和转型升级的建议》等一批优质提案,助推德阳磷化工产业向精细化、专用化、高端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发动市政协委员常态化参与到什邡市等3个县(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民主督导工作中,重点督导企业违法排污、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情况,截至目前,已累计巡河261次,发现问题点位39个,全部转交部门整改完成。
连续3年的跟踪监督,让全市磷石膏治理工作初见成效。在委员们的助力下,相关部门出台了《九顶山自然保护区绵竹市境内矿区生态修复方案》等政策措施,目前已顺利推进九顶山43个探采矿权停止,封闭井硐243口,修复磷矿山面积10.387万平方米。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德阳市支持磷钛石膏消纳的实施方案》等,通过打造大规模、高附加值综合利用的领军企业,不断提升工业固体废物利用水平,力争2027年新增磷钛石膏消纳率提高10个百分点。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深入实施,磷化工行业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巨大机遇。”长期致力于磷石膏再利用技术开发,并多次参与德阳市政协磷石膏治理民主监督的什邡市政协委员刘义明表示,当下,德阳正积极探索磷石膏变废为宝新途径,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他将带领企业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拓宽磷石膏绿色、高效、高值、规模化利用途径,将磷石膏变废为宝。同时,将进一步发挥委员作用,为推动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链上下游集群发展、跨地区跨产业协同发展贡献力量。(本报记者 韩冬 通讯员 龙伟)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