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正商量 提案摘编 议政瞬间

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调研天一阁:以古籍保护创新实践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2025年04月30日 11:20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日前,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周春玲、王明凡、陈文洲赴浙江宁波开展专题调研,和天一阁馆长郑薇薇一起深入考察我国现存最古老私家藏书楼天一阁在古籍保护与文化传承领域的创新实践。考察组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系统总结古籍保护经验,剖析行业共性问题,为新时代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建言献策。

GetAttachment

委员们到宁波天一阁和郑微微馆长(右二)共同调研文化发展

技艺与数字双轮驱动,千年典籍焕新生

在古籍修复中心,委员们见证了国家级非遗“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的活态传承。依托500余种手工纸样库、数字化档案系统及“师带徒”模式,天一阁近四年累计修复古籍4万余页,其中5777页为《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珍本。更令委员们关注的是,馆方突破性构建“一个资源库+三大功能模块”的智能平台,该平台覆盖古籍全生命周期。核心资源库就像古籍的“数字保险箱”,统一存储和管理所有扫描数据,同时串联起采集、管理、应用三大智能模块,形成从数字化采集到智能服务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不仅提升了古籍数据的安全性与规范性,还通过自动化处理古籍修复、检索,传播效率倍增,真正实现“修得好、存得住、用得上”的古籍保护新模式,为传统文化插上数字翅膀。其VR文旅平台入选五部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2023虚拟现实先锋案例”,让古籍在虚拟场景中“动”起来。

从“指尖修复”到“云端共享”,天一阁证明传统与现代可以共生共荣。委员们表示,这里既坚守“一生·一事”的工匠精神,又勇闯数字蓝海,为破解古籍“藏用矛盾”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深挖行业痛点,把脉发展瓶颈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古籍保护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规模也随之不断增长。据统计,2024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市场规模已突破45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5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这一数据充分证明古籍保护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挑战依然严峻。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古籍保护行业存在以下问题与挑战:人才断层、复合型人才短缺制约专业化发展;技术创新面临研发投入高、市场转化难的双重压力;行业标准与规范有待健全,数据共享机制的缺失,使得各机构在古籍保护中难以实现高效协作和资源整合;国际合作与交流尚待加强,平台建设亦有提升空间。

四维建言,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结合调研情况,委员们提出系统性建议:一、强化行业引领,彰显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信。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古籍展览、文化讲座等活动,提升公众对古籍文化的认知度和兴趣,激发全社会的文化自信。二、优化政策环境,为文化传承保驾护航,夯实文化自信基础。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古籍保护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确保古籍保护工作有法可依、规范开展。同时,增加对古籍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为古籍保护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动力。三、推定技术创新,提升传播力度,彰显文化自信活力。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实现古籍的数字化、智能化保护,让古籍文化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同时,借助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拓宽古籍文化的传播渠道和受众范围,使古籍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提升文化自信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四、深化跨界融合,拓展文化领域,激发文化自信动力。通过与旅游、教育、创意产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开发兼具文化内涵与市场价值的创新产品与服务。

古籍保护这项“与时间赛跑”的事业,正通过政协委员的扎实履职,加速汇聚起守正创新的时代力量。(季婷)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