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滚动资讯

协同共治 生态赋能:2025政务V影响力大会擘画社会治理新图景

2025年04月30日 17:28  |  作者:滚动资讯  |  来源:信阳日报 分享到: 

4月29日,由微博主办,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政府公共关系工作委员会、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的“汇智·慧政·绘未来2025政务V影响力大会”在山东烟台举行。

会上,来自政府、媒体、学界等代表、专家们,回顾了过去一年政务新媒体的发展成果与创新实践,聚焦“慧政”赋能下的创新传播与社会治理的有机融合,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与融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政务服务优化路径,共绘政务新媒体创新发展蓝图。

微博CEO王高飞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微博将以技术赋能为核心,继续助力政府及主流媒体构建全媒体传播新范式、激发社会信心。凝聚政媒合力构建协同机制,筑牢微博生态“压舱石”;释放平台乘数效应,打造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新引擎”;激活企业传播势能,锻造经济发展“信心链”。微博将以更开放的姿态与社会各界深化合作,创新产品机制筑牢社区生态根基,整合资源释放政务效能,以热点传播赋能企业品牌提升经济社会信心。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董关鹏在致辞中表示,政务微博就像是浪潮里的瞭望者,在舆情风口为老百姓把好方向;又像是指尖政务的摆渡人,让数据多跑腿,老百姓办事少绕弯;还是城市软实力的解说员,把城市发展的成果,变成老百姓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幸福。

技术筑基生态共治,构建社交媒体平台新范式

作为具备开放基因的社交媒体平台,微博持续深化多元主体协作机制,构建清朗正向的网络空间生态。历经十余载融合发展实践,政务机构与主流媒体已成长为平台内主流价值传导、社会热点响应、公共舆论引领的中坚力量。面对全媒体时代多元主体共建共治的传播新格局,微博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开放场域特性与热点聚合优势,构筑起公共议题的“实时广场”,在重大政策发布解读、主题主线宣传及突发事件引导等场景中,以生态为载体、以技术为驱动,在关键传播场景中激活平台中枢价值。

微博生态策略负责人唐瑞东在分享中表示,微博打造了“三位一体”生态治理模式,将AI大模型识别、策略全域覆盖、生态专项整治相结合,人机协同,提升审核质量,同时持续加强风险预警和防控能力。未来,微博平台将与全国政务微博一起加强AI技术的应用,在舆情预警、能力共建、生态共治、成果共享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合作,持续发挥微博作为正能量传播器、社会进步助推器的积极作用,携手共筑清朗网络空间。

如何通过多元共治机制,携手多方主体,全方位加强谣言治理,净化网络生态,也是微博积极探索、持续努力的重要方向。微博社区运营负责人刘森介绍,2024年微博附注日均曝光量达1000万,辟谣话题累计阅读量超过53亿。同时,微博积极应对AI时代挑战,加强AI内容管理能力,巧用AI求证进一步提升社区真实性。

大会上,微博运营高级副总裁曹增辉和来自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全国妇联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山东省委网信办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共同发布了“聚力清源 正声致远”联合倡议,号召各界强化平台责任,善用技术赋能,积极主动引导,传递科学声音,各方协同合作,构建共治格局等,共同构建行动高效、确有实效的互联网有序传播治理体系。

网络社区生态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平台、政务机构等的努力,但更需要的社会各界多方共治,以及每个参与主体的守护。在大会圆桌论坛环节,来自公安、应急、科协等政府机构代表,和媒体、专业领域大V、高校专家等的嘉宾们围绕“辟谣·科普·共治:AI时代的网络社区建设与治理”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AI技术加剧信息过载的背景下,嘉宾们提出通过内容形式创新提升权威信息的传播穿透力,同时提高科普传播的广泛性、有效性,构建多方协同的谣言治理与科普传播联动机制,让专业科普惠及大众。

政媒协同融合创新,助推服务效能跃升

从2009年首个政务微博上线,到今天数以万计的政务矩阵,微博以独特的媒介属性,开放互动的舆论场特性,持续发挥平台资源账号优势,联动政务、媒体、明星、大V等各方账号发挥协同效应,参与并引领中国政务新媒体的每一次跨越式发展,在有效融合社会治理和宣传层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微博政务运营总经理李峥嵘回顾政务微博16年发展表示,微博重构政民互动到成为社会治理新基建,已不再只是信息传播平台,更是社会治理创新试验场,其将文化IP的感染力、政务服务的权威性、公众参与的广泛性有机结合,形成了多方共赢的社会治理新生态。

以2025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微博携手全国发布、消防、文旅等超2000家官微深度参与讨论互动,实现了“电影IP+文化溯源+城市宣传”三维跨界联动,为多地文旅宣推提供了创新传播契机。与此同时,有博主呼吁请乡村孩子看电影,爱心大军迅速集结,最终实现线下落地,公益行动形成完美闭环,也成为一次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通过挖掘文化IP的多元社会价值,推动文旅破圈和公益行动的同时,创新传播和社会治理实现了有效融合。

政务微博坚守的长期主义,注定不是短效传播的竞技场,而是扎根于民生的厚土长青,是与时代同行、与民心共振的星辰大海。这意味着政务微博不仅要做社会情绪的解压阀,更要做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的放大器与连接器,它的终极使命在于被信任。

大会现场,@国资小新@人民网@中国历史研究院@上海发布等政务、媒体微博相关负责人,以及烟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波,分别分享了新媒体运营、IP打造、品牌出圈、城市新媒体矩阵建设等方面的经验,肯定了微博在主题宣传和提升服务效能方面的重要价值。

借着大会的契机,微博与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还共同推出3.0版“政务微博影响力榜”。新版榜单通过AI大模型重构评价体系,围绕公信力建设、舆论引导效能、政媒协同机制三大维度,打造兼具专业性与权威性的评估标准。双方希望通过这一全新的评价体系,推动政务微博在信息传播、价值引领、政民互动、权威发声等方面实现“质的跃升”,在正能量传播中筑牢舆论阵地,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破解民生难题,在服务实践中践行网上群众路线。

从“传播力”到“生产力”,赋能经济提振信心

作为社交媒体平台,微博通过十余年生态建设已形成连接政务、媒体、企业和公众的多元价值网络,对政务、媒体、企业、机构等的发展都起到了助推作用。

通过精准宣推惠企政策、搭建政企互通桥梁、聚合产业链资源,政务微博将不断助力构建政商关系,让城市IP成为产业升级的催化剂,实现从“传播力”到“生产力”的价值跃迁,进而赋能经济,提振社会信心。

在去年北京市委统战部联合微博举办“同心之旅·复兴有我”的系列活动中,多领域大V走进首钢园等标杆企业,生动展现首都高质量发展面貌,1.9亿次传播曝光引发全网关注。今年微博在网信办指导下,联合新浪财经举办“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巡礼活动”,集结财经领域专业大V深入数十家专精特新企业,将营商环境优化成果转化为一个个鲜活案例,实现了发展信心的有力传递。

放眼当下,贸易战等复杂外部环境为国内众多出口型企业带来压力,期待微博与更多地方政府携手,带领各领域专业大V走进企业,挖掘中国制造的底气和企业发展的强大韧性,让更多城市和企业的奋进故事被大众知晓。在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搭建“信心增强回路”,这种传播势能与经济动能的化学反应,正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动注脚。

此外,本次大会上政务新媒体学院山东分院正式成立,烟台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宫海涛与微博政务运营总经理李峥嵘共同完成启动仪式。2013年,微博倾力打造政务新媒体学院,致力于为全国政务新媒体运营者、高校学者、新媒体平台,搭建沟通、学习、交流、研究的平台。自创建以来,政务新媒体学院整合平台、学界、业界力量,已建立起全面的政务新媒体培训体系,能够为各级政府、政务新媒体管理者提供全面的智库支持。政务新媒体学院山东分院的成立,将为山东政务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注入新动能。

政务V影响力大会已经走过十二年,十余年来微博始终保持着对如何利用政务微博进行治理现代化命题的敏锐洞察。当微博的多元生态持续生长,这个汇聚近6亿月活用户的数字广场,正以独特的平台势能重构政府、经济与社会的连接方式。这或许正是社交媒体平台的终极使命——让多元主体的智慧在碰撞中融合,让分散的社会资源形成有效联动,让每一个微小个体的参与,都成为时代前行的澎湃动力。

在这条通向数字文明的征途上,微博秉持技术向善、传播为民、发展共生的价值理念,未来将继续深化平台生态与社会进步的共生实践,让政策解读更有温度,让城市品牌和企业故事更具穿透力,让公众参与更显价值,绘就数字时代的共治同心圆。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