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原创
多元融合 打造全民阅读新场景
——“走近文化空间 体验多元阅读”线下研学暨新闻出版界界别活动小记
4月23日下午,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铺洒在北京印刷学院毕昇书坊的书架上、展台上,与错落的书籍不期而遇。
这里有中国政府出版奖出版物展区、红色教育教材研究室藏书区、“最美的书”展台等特色展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典文献研究室主任刘宁经过每个区域时都会长久驻足,仔细翻看感兴趣的书籍。
“作为全国政协读书活动荐书组成员,我对阅读经典的感触很深,兼顾前沿性和经典性、思想性与知识性的读物对读者的引领性是巨大的,要多读这样的‘好’书。”刘宁说。
“全民阅读,离不开优质阅读内容的供给。我们这些出版人的任务就是出版更多的精品图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的阅读需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李岩说。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参加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的“走近文化空间 体验多元阅读”线下研学暨新闻出版界界别活动的政协委员们走进毕昇书坊,感受这一扎根于校园,并融合阅读体验、学术沙龙、文创展陈、文化传播等多元化功能业态的实体书店的传承与创新。
“因为教学所需,我们在挑选书籍时,除了满足内容需求外,还会着重关注在图书选题和装帧设计上独树一帜、让学生有所借鉴的图书。从文学小说到画册图录,从线装本到经折装,陈列于毕昇书坊书架之上的不只是纸面上的知识,还有包括图书每一寸物理存在的样本宝库。”北京印刷学院副教授范继忠表示。
在两层楼的空间里,书坊各处都安置了大大小小的印刷器械,俨然一个迷你版的印刷博物馆。其中最多的是压印手扳机,为读者提供DIY手动印刷的机会,古老而原始的印刷设备无限拉近体验者与书本制作的距离。
研学活动的第二站是舒勇美术馆。在这里,政协委员们领略到一场场独特的视觉盛宴。
美术馆的每一层都有不同主题的展览。在“自由飞翔”展厅,各色形象被插上翅膀,以涂鸦的形式铺满天花板和墙面。涂鸦的细节里饱含“新时代”基因,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力量等内容融合其中。在“丝路金桥”展厅,无数个透明的水晶花球密布悬置在天花板上,2013年,舒勇创作“一带一路”大型主题雕塑《丝路金桥》时使用的近两万块琥珀“长城砖”垒砌在展厅中央,象征着构筑世界和平的坚实力量。
“我一直认为阅读的对象不应有所局限,除了书籍,还可以是艺术。”全国政协委员、丝路金桥百城(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舒勇表示。
舒勇美术馆馆长马君也认为,艺术与阅读的结合,能够唤醒人们对文字的温度感知,让阅读从“被动输入”变为“主动共鸣”。
“我们把美术馆建在社区旁边,就是想让更多居民一走出家门,就能感受到高质量的艺术作品,就能进行深入阅读。希望美术馆能够成为一个文化连接点,把一个时代的社会价值观连接起来。”舒勇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阅读。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12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首个国家级全民阅读规划《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印发;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阅读从个人志趣上升为国家战略,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广袤的中华大地。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政协开展委员读书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并在2024年9月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常态化开展委员读书、理论学习和政治培训,更好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能力本领,转化为高水平履职尽责的工作实践。”十四届全国政协高度重视委员读书工作,不断优化改进读书工作机制,依托委员读书智能平台和实体全国政协书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研学交流,创设推出“委员读书活动荐读书单”,倡导委员自主阅读、乐享书香,书香政协建设持续扎实开展。
“作为政协委员,我们在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同时,还要努力带动和影响各界别群众一起读书,为深化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政协力量。”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驻会副主任胡纪源表示。
围绕“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代表深入交流,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
“全民阅读关系国民素养与创新力,关系文化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必须格外关注青少年这一重点群体。当下的应试教育导致青少年普遍存在‘功利性’阅读倾向,建议进行教育领域相关改革,确保青少年能有更多的时间阅读,真正培养阅读兴趣,形成自主阅读意识,让阅读成为伴随终生的生活方式。”全国政协委员、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辛广伟表示。
“应引导读者把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结合起来,把实用性、休闲性阅读与深度阅读结合起来。建设国家版本数字资源总库,推荐全民阅读基础书目,开设出版物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网上国家书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刘成勇说。
“建议打造更多直达基层的文化空间和阅读场所,强化互联网思维,将多种形式的阅读融入家庭、单位、社区、景区以及商超等,让阅读无处不在,以丰富个体的内心世界,体悟生命的旅程和意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主任孙宝林表示。
……
最是书香能致远。委员们相信,当一家灯火与万家书香相连,便织就了民族文化最坚韧的精神纽带。(本报记者 吕巍)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