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大家谈 主席论坛 委员说话 同心论坛 议事厅 微言大义 望海楼札记

首页>要论>主席论坛

扎实做好“四个凝聚”工作 助力加快“支点”建设

2025年05月01日 08:57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武汉市武昌区政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把“四个凝聚”贯穿于政协履职工作全过程,为武昌落实湖北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展现更大作为、贡献政协力量。

坚持党建引领,以更高站位落实“四个凝聚”要求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组织,必须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武昌区政协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学、“第一议题”跟进学、政协大讲堂辅导学、委员“月悦读”常态学、机关干部专题分享学,教育引导委员和机关干部不断增强“四个认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高标准完成区委确定的重点协商、民主监督、课题调研等任务,努力让“支点”意识成为全区各界人士的思想共识。区政协党组不断健全党建工作体系,持续推进“两个全覆盖”,努力形成以党建强政治、带队伍、促履职的良好局面。

坚持服务发展,以更高质效做好“四个凝聚”工作

人民政协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委政府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践行“四个凝聚”就跟进到哪里。武昌区政协持续聚焦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等关键领域,通过深入的调研、高质量的建议,精准助力武昌突出“首府之区”优势,在加快“支点”建设中当龙头、挑大梁。紧扣经济发展建真言,聚焦数字经济,组织“武汉滨江数创走廊建设”常委会议政性协商。开展高端专业服务业重点课题调研和专题协商,助推产业集群发展。围绕“双碳”产业链发展、环沙湖“双碳”经济带建设、碳金融服务、碳资产管理、碳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调研建言,开展低碳场景建设专项监督,助推武昌全国碳金融集聚区建设。紧扣创新驱动献良策,就“打造科创强区”提出建议,助力形成武昌“一谷一廊三带”产业空间布局。围绕北斗、人工智能等新动能,组织政协委员在省、市平台发声,为武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争取广泛支持。紧扣营商环境改善谋实招。主席会议成员每年带队走访调研辖区企业,引导委员围绕民营商贸业发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等提出提案,助推优化政务服务、企业降本增效。关注商协会作用发挥,组织对口协商,紧密政企、企企联系,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组织委员现场调研SKP、武商梦时代、昙华林等商业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区,开展武昌滨江商圈发展协商活动,提出构建商业生态共同体、激发消费潜力等建议,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行示范区建设。

坚持协商民主,以更实举措提升“四个凝聚”工作成效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要将协商民主全面融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推进“四个凝聚”工作履职成效。武昌区政协不断健全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机制,紧扣事关加快建成“支点”中的重点任务、产业创新、改革举措等问题,充分运用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形式,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推动协商成果更好转化为发展助力。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不断健全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作为服务人民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健全信息工作网络,完善信息工作征集报送、督办反馈机制,支持界别和委员多角度反映群众诉求。立足“‘支点’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委员所长”,不断丰富协商内容、扩大参与主体,积极开展家门口的协商、小微协商、网络协商,推动矛盾在萌芽状态化解、问题通过协商解决、人心在基层一线凝聚。不断健全协商式监督工作机制。将省、市、区委关于“支点”建设的决策部署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落实情况作为协商监督的重要内容,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预防应急医疗体系等开展民主监督,组织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信托制物业推广、老旧小区“建管运治”等提案督办。发挥委员担任行政执法监督员、人民监督员、特约听证员的作用,不断增强监督合力。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以更优机制深化“四个凝聚”实践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着眼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扎实做好凝聚共识、增进团结的工作,广泛汇聚“支点”建设的团结奋斗正能量。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通过政协平台履职积极创造条件,完善与党派团体经常性联系制度,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引导各党派团体围绕打造武昌设计之都、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创建新消费场景等贡献智慧力量。密切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民族宗教界人士的沟通联系,围绕深入推进宗教中国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调研协商,搭建党委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平台,为“支点”建设强信心、聚人心、筑同心。主席会议成员对口联系指导界别、常态化走访政协参加单位和委员,深入界别群众推动“支点”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入人心、落到实处。积极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重点关注困难群众、特殊群众需求,广泛链接资源,协助解决问题。各界别委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开展社区健康义诊、公益书画展等活动,以实际行动联系服务群众,为推进“支点”建设画好最大同心圆。

坚持强基固本,纵深推进“四个凝聚”能力建设

抓紧抓实政协履职能力建设,是做好“四个凝聚”工作的重要保障。要切实发挥专委会基础性作用,充分用好界别的特色优势,不断提升“两支队伍”能力水平。主席会议定期听取、研究讨论各专委会重点工作,强化专委会对界别的联系指导,在“支点”建设中更加突出“专”的特色和优势。健全界别履职保障机制,强化界别联动,组织跨界别联合调研、跨界别协商,激发界别履职活力。不断完善学习、培训、调研、知情明政等工作机制,提升委员能力水平,让委员在助推“支点”建设中当主角。以先进典型评比激发委员履职积极性,发掘和用好专家委员力量,引导委员及其所在单位积极参与“支点”建设,推动更多人才、企业、项目向湖北聚集、向武昌聚集,助推“支点”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强化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主题教育成果的巩固与拓展,抓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完善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工作规则,组织专题学习交流、青年干部讲堂等能力提升活动,营造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做好“四个凝聚”工作、加快“支点”建设提供服务保障。

(作者王兴文系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政协主席)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