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劳动者之歌
李培生:26年悬崖上的坚守
李培生整理绳索装备
清晨5点,黄山莲花峰的云雾尚未散去,李培生已穿戴好黄马甲、安全帽,将登山绳在腰间系紧。他俯身检查崖壁护环上的“8字扣”,确认无误后,轻巧地翻过护栏,如一只山鹰滑向深谷。脚下是百米悬崖,手中绳索是唯一的依靠,但他的动作行云流水——这是李培生“飞檐走壁”为黄山“美容”的一幕。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劳动模范、十大最美环保人提名奖……即使是在获得无数荣誉之后,这仍然是黄山守松人李培生26年工作的日常。他说,我就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一名平凡的守松人。
一封信被李培生珍藏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这是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他和守松人胡晓春的回信,信中说,“你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充分体现了敬业奉献精神。”
2022年,李培生和胡晓春一起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班,学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时萌发了给总书记写信的念头,于是两人共同署名给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报工作情况和心得体会,表达了为守护美丽黄山、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的决心。
“收到回信后,我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责任也更大了。几年来我一直牢记总书记嘱托,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为美丽黄山建设增添魅力。”李培生说。
工作之余,李培生用手机记录黄山四季。从云海日出到雪压青松,他的照片多次登上摄影杂志。“我要把黄山的美记录下来、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爱上黄山、走进黄山,感受一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魅力。”
收到回信以来,李培生更加认真系统地学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思想境界也得到了提升。“黄山的生态保护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鲜活注脚,黄山松根系深扎的不仅是岩石,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密码;云海翻涌间涌动的,不仅是水汽的循环,更是生态价值转化的蓬勃动能。”他说。
如今,50多岁的李培生仍坚持放绳。“总书记说我们是‘榜样’,我得对得起这俩字。只要我的身体允许,只要黄山还需要我,我就要一直努力地干下去,和大家一起把黄山建设得更加美好,以实际行动回报党和人民的关怀。”
他常对年轻队员说:“绳子系的是责任,不是冒险。”而黄山崖壁上那些新生的黄山松幼苗,恰似他26年来的缩影——以坚韧扎根绝境,用平凡托起非凡。(本报记者 高志民)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