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热点
内蒙古重拳整治毁林毁草行为拧紧生态安全阀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2日电 (记者 连振)在各地积极植树、护绿之际,内蒙古自治区相关部门曝光毁林毁草典型案例,基层以案释法宣讲毁林毁草的法律后果、生态危害及举报途径,以法治力量守护森林草原资源,拧紧生态保护安全阀。
为切实保护好林草资源,“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先后开展多项专项行动,累计查处毁林毁草等问题5万余个,恢复林草植被100余万亩,追损挽损超28亿元。
今年3月,自治区党委、政府谋划开展毁林毁草违规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工作,全区各地多部门齐抓共管、重拳出击。目前,全区提取4期变化图斑4321个、面积21.68万亩,自查初步确定的疑似违法违规问题图斑704个,已立行立改145个、面积884.82亩。公安部门破获毁林毁草刑事案件641起,采取强制措施685人,查处行政案件957起,行政处罚957人,形成打击遏制毁林毁草行为的强大声势。
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三岔河镇居民金某某在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于2020年开始擅自在三岔河镇非法开垦林地并种植农作物,数量较大,致使林地大量毁坏。4月20日,金某某被阿荣旗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目前,内蒙古各地累计发布典型案例193个、接收投诉举报线索325条,发送短信300余万条,发放宣传品5.5万份,制作推送宣传动画、链接、微视频150余个。
近年来,内蒙古着力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力度,草原植被盖度近50%,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减少6000多万亩,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