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进 农工党 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盟 人物风采 史料纵览

首页>多党合作>农工党

以社会服务基地为依托 书写新时代助力乡村振兴答卷

——农工党吉水县基层委会加强“同心·助力乡村振兴”醪桥社会服务基地建设工作纪实

2025年05月07日 20:3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安吉5月7日电 (记者 付振强 通讯员 郭春根)“同心·助力乡村振兴”醪桥社会服务基地,是农工党江西省吉水县基层委员会申报设立并承担日常工作的省级社会服务基地。近年来,根据农工党中央和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服务基地工作的部署,农工党吉水县基层委员会紧扣中共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县域发展和乡村振兴需求,制定了“同心·助力乡村振兴”醪桥社会服务基地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创新打造产业兴农、生态富农和爱心助农三大平台,链接整合各方面资源,着力打造农工党组织助力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和增进民生福祉的样板品牌,取得显著成效。

聚焦产业兴农目标,以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素有“腐竹之乡”的美誉,其传统腐竹制作技艺被列为非遗代表性项目。然而,由于过去受限于生产工艺粗放、产业链单一等问题,产业附加值较低,成品霉变率高。为此,吉水县基层委员会立足传统技艺与创新科技融合发展的目标,积极发挥联系广泛优势,促成党员企业水南胡伢子腐竹公司与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引进南昌大学黄赣辉教授团队依托社会服务基地成立腐竹工作室,指导企业制定腐竹标准化生产流程,并兴建现代化生产厂房,使该县传统腐竹生产效益提高了十倍,产品一年的霉变率下降了80%以上,被评为(县级)“名家名匠工作室”,并成功申报吉安市专家工作站。结合吉水县林化资源丰富,本土松脂、樟油等天然香精原材料优越突出的现状,多方牵线促成该县启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北京大学林产化工专业对接合作,成立吉水林产化工新材料研发中心,助力将高校先进林产化工研究成果与吉水本土林化香料产业融合发展,以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依托基地平台,吉水县基层委员会积极参与全县招大引强工作,分别赴上海、南京、东莞等地开展地方特色专业招商推介活动,成功引进6个亿元以上项目入驻县工业园区,得到中共县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全县工业暨开放型经济总结表彰会上作典型发言。

紧扣生态富农愿景,以界别优势激活绿色发展动能

作为以医药卫生和生态环境为主界别的农工党基层组织,吉水县基层委员会既做绿水青山的守护者,更当生态富农的践行者和推动者,依托农工党省、市党员专家力量,组建“同心·助力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团,深入社会服务基地和周边乡镇开展送绿色生产技术下乡活动,帮助群众把生态“含绿量”转化为发展“含金量”。在委员会的多方奔走下,2023年,农工党井冈山大学委员会党员、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院肖永红教授团队在社会服务基地开展蜘蛛生物防控技术落地和转化工作,指导该县乡贤将蜘蛛生物防控技术运用至水稻种植中,量产出的有机富硒水稻不仅售价高达80元/斤,还远销广东等地,大大提高了水稻的附加值。2023年以来,蜘蛛生物防控技术水稻种植面积达到百余亩,并计划逐年扩大种植规模,打造千亩有机富硒水稻小镇。引导该县蜜柚种植户与肖永红教授团队进行合作,以100亩蜜柚林为试验林,将蜘蛛生物防控技术运用到井冈蜜柚上,引蜘蛛上树,搭建井冈蜜柚生态种植实践基地,科技赋能井冈蜜柚生态种植,探索吉水传统果业发展新赛道。同时,基层委员会还结合基地对推进生态农业和绿色发展的需求,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赴农业农村部、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等有关单位走访,邀请专家学者赴基层开展种植技术帮扶结对活动、稻渔综合高效种养技术培训会、农业种植技术培训讲座和现场指导等丰富多彩的社会服务活动。

发挥爱心助农作用,以结对帮扶打造服务民生品牌

吉水县基层委员会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基地的平台作用,主动对接省、市农工党医疗专家党员赴基地开展义诊,推动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在吉水县人民医院康复科建立“冯珍教授工作室”,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康复医院每月定期派出专家赴吉水开展学科建设指导工作,同时,组织县人民医院医生赴康复医院进行轮训,大幅度提高了县域康复医疗救治水平。常态化开展农村基层卫生院专业知识讲座、基层医务人员交流轮训等活动,促成农工党南昌大学一附院、二附院支部、省妇幼保健院总支与水南镇卫生院结对帮扶,12名党员专家与26位脱贫户签订健康帮扶协议,实现“1对1”结对帮扶,为县域乡村振兴精准医疗帮扶提供新思路。同时,开展送课下乡、捐资助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近视筛查等活动,先后开展了“同心圆梦”系列捐资助学活动10余场次,累计助学50余万元。加强与农工党东莞长安支部的合作共建,引导东莞企业家党员向基地等定向捐赠价值31.68万元医疗器械;与东莞莲华公益服务中心对接每年到醪桥镇中小学校开展公益捐赠活动,并且多次邀请市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到醪桥中心小学开展送课下乡活动,推动社会服务工作从“蜻蜓点水式”向“落地生根式”发展转变。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形势提出新要求。下一步,农工党吉水县基层委员会将继续借势、借力整合各方资源,坚持以基地建设为抓手,创新合作方式,擦亮特色品牌,提升社会服务效能,不断彰显新时代农工党基层委员会新形象,为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贡献更多农工党智慧和力量。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