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第二届全国孤独症儿童专业人才孵化项目在京启动
人民政协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 付振强)日前,以“协同共建•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孤独症儿童专业人才孵化项目在北京启动。
据悉,该项目为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星联星项目,将围绕孤独症群体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康复人才队伍培养,孤独症家庭支持等方面,深化公众对孤独症群体的科学认知,为构建包容友爱的社会环境注入动力。中华儿慈会理事长陈埙吹表示,中华儿慈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特殊教育事业的决策部署,聚焦高素质特教师资队伍建设,推行先进康复教育理念和标准化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康复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助力构建新时代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在发言中,期望中华儿慈会和广大社会组织能够进一步凝聚社会力量,充分运用智慧和能量,为残疾儿童提供更多的服务,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支持。
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赵新玲在发言中提出,期望爱心企业及助残社会组织等各方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关爱孤独症群体的项目。此举旨在增进社会对孤独症的认知与理解,消除对孤独症患者的歧视与偏见,促进孤独症群体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为构建一个更加包容与友好的社会环境而不懈努力。
华夏出版社社长陈振宇在发言中表示,与中华儿慈会合作旨在整合资源,推广专业化、有效化的课程体系。建立优化针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课程,解决人才短缺,提升康复教师和家庭的专业能力。未来,双方将利用品牌影响力,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华儿慈会星联星项目负责人邢榆煊总结了星联星自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并提出未来星联星项目发展方向。他表示,围绕政企协同和生态价值赋能领域,“ESG+公益”的新理念,设定特教人才培训、孤独症家庭支持及康复就业等多项具体目标。未来还将搭建针对全国孤独症儿童的数字化服务平台,精准满足机构与家庭的需求。
会上,华夏出版社与中华儿慈会启动“星星成长护航计划”,旨在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教育从业者建立多维度知识体系。计划将通过专业支持、科学评估和知识普及,采用精准评估、科学干预和持续赋能模式,联合多方力量为孤独症群体提供成长支持,促进特殊教育的普及和普惠。
在主题为“多元共建:孤独症支持体系的可持续生态构建”的沙龙分享环节中,企业代表、康复机构工作人员以及孤独症儿童家长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建立针对孤独症儿童的长效机制、提升家长持续干预能力、完善孤独症群体终身支持相关政策法规等核心议题。与会者基于自身的实践经验,深入交流看法,并提出利用社区资源和多方合作改善孤独症家庭生活质量策略。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