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奇闻轶事

李兆麟处理军民关系

2025年06月24日 09:37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刘忠民 口述

1936年冬,我在富锦县做县委书记兼联军办事处主任,与抗联的李兆麟同志有了接触。

一个瑞雪初晴的中午,会后,我和兆麟同志一同向他的住所走去。一进门,看到几个小通讯员边说笑边津津有味地吃着炒黄豆,一见我们进来,他们忙着站起来又是让座又是让吃。兆麟同志微笑着问:“哪里弄来的?”几个小家伙你一言我一语地回答:“房东老大爷给的。”兆麟同志又笑着说:“应当感谢老乡,我们现在连这个东西也难吃到了。不过,我想提个问题,眼下乡亲们也很困难,虽然东西并不多,那么给了就应当要吗?”小战士们听了兆麟同志的话,看着放在桌上的一碗炒黄豆,一下明白了,直吐舌头。

一个胖乎乎的小战士爽快地说:“我们违反了群众纪律,不该随便要老百姓的东西。”兆麟同志走过去,拍拍他的肩头说:“这就对了,下次可要注意!”战士们活跃了,有的说把炒豆送回去,有的说犯了错每人罚一班岗。兆麟同志满意地注视着他们,并回头问我:“他们要求送回去和罚岗,你的意见呢?”我高兴地看着几个可爱的小战士说:“也好,免得以后忘记。”

同年春季的一天,我们在汤原县汤区姜家屯召开一次军政代表大会。会上,兆麟同志提议:由于日伪的反动统治和蹂躏,我们父老乡亲的生活痛苦不堪,现今又面临春耕大忙季节,他们极缺畜力。目前骑兵还不能发挥作用,我们可以把马匹借给乡亲们,等到青纱帐起时,我们再组建骑兵打击敌人。并具体地提出,把骑兵的马和团以下干部的马让出来。兆麟同志的建议,获得了大会的一致通过。

当兆麟同志在相继召开的军事大会上,向战士宣讲这个决定时,受到了全体战士的热烈欢迎。之后,由当地区委、抗日救国会把五六百匹马牵送到穷苦住户家,得到了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戴。

这个建议的实施,更加强了军民关系、军政关系,对于汤原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李兆麟处理军民关系(分离图)微信图片_2(7466597)-20250624092757

(选自《黑龙江文史资料》(第5辑),文章由刘志勇整理)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