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西安市政协主席王吉德:构建环秦岭生态经济圈 赋能国家战略腹地高质量发展
在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的大背景下,构建环秦岭生态经济圈是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落实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构想、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重要举措,是国家空间战略优化升级的新亮点。建议:
一、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中西部高质量发展新战略。在编制“十五五”相关专项规划时,支持环秦岭地区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推进东西部协调发展、共同富裕,协同打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五增长极。
二、 强化机制创新,构建跨区域生态共治新格局。建立省际联动的秦岭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委员会,统筹制定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负面清单,探索横向生态补偿与纵向财政转移支付相结合机制。
三、 突出科技引领,培育壮大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深耕绿色产业,打造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生态产业、特色农业、数字产业五大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生物基因库与生态研学基地,推动“生态﹢文旅﹢数字”融合发展。整合高校与科研院所力量,设立秦岭生态科技创新联盟,重点突破生态修复、清洁能源等技术瓶颈。
四、 铸就文化丰碑,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路径。推动建立秦岭国家文化公园,不断扩大“一山两河”轴心地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构建秦岭文化展示空间和廊道,形成秦岭国家文化公园核心标志区,创新秦岭文化传播平台。
五、 深化区域协作,构建基础设施新体系。科学规划建设与环秦岭区位优势相适应、服务新发展格局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立多途径复合新型能源体系,构建关中加工储备转运中心,加快布局全天候关中—秦岭应急物资储备库,建立国家级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等。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