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但彦铮: 完善新能源产业政策和治理体系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先进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创新融合正重塑能源发展方式,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要通过政策协同、机制创新和技术突破,推动新能源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跃升,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绿色动能。建议:
一、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系统集成的政策框架。统筹谋划中长期能源电力优化布局,促进能源生产消费的时空平衡,推动能源本地自平衡和跨省区配置更加协同高效。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更快地让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立得住”“立得稳”“立得久”,使之成为我国新增电源和电量的主体。将新能源产业纳入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布局,完善标准与法规体系,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机制,形成政策合力。
二、 优化市场机制,激发产业内生动力。推动能源生产消费协同转型,积极拓展新能源多元应用场景,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推动新能源和储能参与电力中长期、现货及辅助服务市场,拓展容量备用、调频等新型交易品类。建设虚拟电厂聚合平台,提升系统灵活性。设立新能源产业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固态电池、氢能、智能电网等长周期技术研发。探索新能源项目资产证券化试点,推广绿色信贷、碳金融工具,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三、 聚焦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动新能源与人工智能、物联网深度融合,布局构网型储能、氢储融合等示范工程。建设国家级创新联合体,推动领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攻关,加速技术产业化。构建人才与教育支撑体系,培养复合型工程师和技能人才。完善人才流动与激励机制,吸引国际顶尖团队参与新能源关键领域的研发。
编辑:实习生 李军(辅导老师 :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