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一场协商会开启的“山水密钥”
——广西河池市天峨县政协倾力助推康养旅游发展
核心阅读
在政协的积极推动下,近年来,天峨县涉及生态文旅领域提案与社情民意数量持续上升。今年6月初,县政协提交的《依托蓝刀鱼风暴之势,推动天峨水上游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肯定和批示。天峨县旅游逐渐火爆“出圈”,被众多游客及媒体称为“宝藏县城”。
“五一”假期黄金周的火热余温未散,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的文旅成绩单格外亮眼:17.35万人次纷至沓来,1.15亿元旅游消费热力升腾。
当绿水青山的“美丽颜值”加速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价值”,一场别开生面的“山水经济”头脑风暴在风光旖旎的红水河畔激荡。近日,天峨县政协委员化身“智囊团”,部门负责人变身“实干家”,共商康养旅游发展新蓝图。
天峨县地处广西西北红水河上游,气候温润宜人,森林覆盖率达80.47%,负氧离子含量丰富,康养价值突出。如何让“养在深闺”的山水推向大众视野,是当地党委政府一直关注的大事、难事,也是政协协商讨论的重点话题。
2023年以来,县政协紧扣生态保护与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围绕“龙滩库区水资源保护开发”开展专题调研,助力桂黔六县签署文旅战略合作协议,促成“天字号”旅游联盟成立。在第十一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上,广西“天字号主题系列活动打造乡村旅游新玩法”项目入选了乡村旅游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成为业界典范。
在政协的积极推动下,近年来,该县涉及生态文旅领域提案与社情民意数量持续上升。2024年前3季度,天峨县接待游客达275.19万人,同比增长11.66%;旅游总消费达27.77亿元,同比增长10.88%。特别是2024年国庆假期,天峨县7天接待游客超20万人,火爆“出圈”,被众多游客及媒体称为“宝藏县城”。
今年4月,县政协再次围绕康养旅游开展调研。6月初,县政协提交的《依托蓝刀鱼风暴之势,推动天峨水上游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肯定和批示。
6月的红水河畔,骄阳似火,河面粼粼金波,偶有蓝刀鱼跃出水面,两岸青山葱茏欲滴,蝉鸣此起彼伏,河畔的长堤下不时传来游客的惊叹声,与委员们的协商议事声交织成夏日的特殊乐章。
“天峨手握大自然馈赠的‘金饭碗’。”河池市政协委员、天峨县图书馆馆长刘世烈建议,借助“蓝刀鱼风暴”热点效应,打造特色观赏集群,开发亲水康养线路;加强部门资源统筹配置,加速景区业态的创新化、品质化发展。
“红水河是天峨的灵魂。”县政协委员、县水利局河长办专职副主任黄丽接过话题。她建议,持续系统性开展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确保水质稳定维持在Ⅱ类及以上标准,以优质生态护航康养旅游。
“天峨月月有水果上市。”县农业农村局田园办主任王正荣则将目光投向农旅融合。他拿起一个装有天峨特色产品的精美礼品盒,一边展示其中的果脯、果酒,一边建议:“串联农庄采摘、民宿烹饪等环节,联合文旅部门开发便携特色伴手礼。”
协商会上,委员们立足前期调研成果,从生态保护、发展规划、服务提升等多角度,为天峨康养旅游把脉开方。
“政协的调研成果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和指导性,县政府要加强沟通协作,落实各项可行性建议,推动协商成果转化,为天峨旅游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副县长蓝天山不时在笔记本上划重点。
县政协主席龙慧芬表示,要持续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履职重点,深入调研,广泛民智,架起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及时归纳总结协商成果,强化部门协同破题,推动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转换,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靓丽名片。
(潘树红 陈运文 肖亮升)
编辑:实习生 李军(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