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地方政协在行动丨青岛市政协:牵线搭桥 破解难题
本报讯 近日,青岛市政协围绕“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市政府党组成员朱渤和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市发展改革委等10个部门负责人早早到达会场,听取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围绕主题的协商建言,参与交流,积极回应委员所关切的问题,通报下步工作安排,体现了对政协工作和委员建言的高度重视。
据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郭振栋介绍,民营经济是青岛经济发展的主力军。1至4月,全市民营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稳中有进。在刚公布的2024年度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青岛市综合排名位列副省级以上城市第8位,其中市场环境指标位列第3位。
“一批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助力下,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领头雁、排头兵作用。但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青岛市民营企业在利用资本市场方面还存在股权融资发展相对滞后、债券融资工具利用不充分等不足,提升空间较大。”市政协常委、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党委书记吴志华建议做好存量上市公司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引导民营上市公司用好并购重组、股债融资、股权激励、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等资本市场政策工具,加快培育更多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民营龙头上市公司。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化及国内监管政策趋严,企业合规经营已成为防范法律风险、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青岛市通过设立企业合规指导机构、编制合规指引、开展专项培训等措施,初步构建了企业合规服务框架。但对标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青岛在企业合规指导体系的覆盖面、精准度、协同性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市政协常委、青岛思迈科技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振建议构建“制度有支撑、服务有温度、数字有赋能”的企业合规新生态,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法治保障。
市政协委员、青岛嘉星晶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迪则建议推动国资深度参与重组。鼓励市属国企积极参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战略重组,发挥信用背书作用,协助企业对接本地上市公司资源,鼓励兼并重组。同时通过基金注资、资产证券化、供应链金融等多种方式,加速高科技企业资本化进程,推动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部分自媒体为博取流量,对民营企业及企业家进行无端诋毁。此类行为不仅扰乱市场秩序,更让企业家陷入‘自证清白难、维权成本高’的困境。”市北区政协委员、中国价格协会价格鉴证评估分会副会长尤海燕建议,搭建智能化政策服务平台,打通信息传递瓶颈,在青岛政策通、政府网站等增设“民营企业护航”专栏,通过“经营数据公示”“政策匹配”“谣言澄清”模块,用数字化手段破除信息壁垒,传播企业家诚信经营、回馈社会的正面案例。
“10位政协委员和专家进行了口头发言,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还有一些同志提交了书面发言,大家讲得都很好,意见建议很有价值。”市政协主席孟庆斌表示,全市523名市政协委员中,民营企业家委员有125人。广大委员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委员要结合开展“打头阵当先锋 委员在行动”履职活动,强化担当作为,当好政策宣讲官、营商环境体验官、民营企业发展“代言人”,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陈小艳 陈笑蔚 牛立章)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