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谱
抗日英雄谱丨萨师俊:誓与中山舰共存亡
萨师俊于1935年2月任中山舰舰长。全国抗战爆发后,他率中山舰等舰艇在上海至武汉的长江上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1938年10月,日军逼近武汉。当月下旬,中山舰奉调到金口封锁航道。24日凌晨,大批日本飞机分批袭击中山舰。萨师俊站在指挥台上,亲自指挥舰上官兵对空射击,抵抗日机的进攻。中山舰官兵数十次打退日军的进攻,激战长达数小时,萨师俊冒着枪林弹雨,一直坚守在战位上。下午2时,日军飞机再次来袭,从不同方向朝中山舰投下炸弹,萨师俊双腿皆被炸断,左臂也被炸伤,顿时血肉模糊。舰上官兵想去救他,把他扶到舢板上离开军舰。萨师俊大声说道:“我还能指挥作战,我是舰长,舰长与军舰共存亡。今为我死守尽义之时矣!”官兵们无不为之动容,纷纷冲上炮位,继续与敌作战。
这时,有官兵劝萨师俊摘掉舰长袖章,免得成为日机集中射击的目标,但他坚定地说:“我必死矣,军服是国家名器之象征也,决不可易!恒人死狱正衣冠,而谓我革命军人殉职乃能服装不整乎。”言罢,他从容整理上衣,继续指挥作战。
由于中山舰受损严重,船体倾斜下沉加快,已无法继续作战,萨师俊下达离舰的命令。大家看到舰长还在指挥战斗,不忍离开,萨师俊豪迈地对大家说:“不有死者,何以见大汉民族之忠义,不有生者,何以杀倭寇,争胜利,卫国家,尔等当为国家报仇,为中山舰报仇,为我报仇,义之至也,共死何为!”萨师俊身负重伤行动不便,官兵们坚决要带舰长一起撤离,把他搀扶上了一条舢板。惨无人道的日军向满载伤员的舢板射击,萨师俊头部中弹,当场壮烈殉国。不久之后中山舰也沉没于长江。
中山舰后于1997年1月被整体打捞出水,文物部门共发掘清理出各类文物3400件,其中还包括萨师俊当年用过的印章。2008年中山舰整体迁移至武汉中山舰博物馆,供人们参观,向国人传递着不屈的民族精神。
萨师俊为国捐躯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上校军衔,他是抗战时期中国海军在战场上牺牲的级别最高的爱国军官。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萨师俊位列其中。
编辑:实习生 徐晓会(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