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华职教社副主任丁光宏:以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
就目前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的过程而言,我国数据资源整合与利用还有较大发展空间,数据价值挖掘不够,共享动力机制不足。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呈现“碎片化”特征,各类基础设施之间尚未形成功能互补的互动关系。为此建议:
一、 发挥政府顶层设计主导作用,搭建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机结合的治理生态。一方面,政府部门应依托即将施行的《政务数据共享条例》,精准打通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基层治理的对接通道,实现从“业务数据化”向“数据业务化”的量变到质变,推动数字技术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以制度创新激活企业参与动能,通过设立数字治理专项基金、规范政府购买服务流程、推行“揭榜挂帅”动态准入机制,引导科技企业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运用加密等技术手段,确保企业在合法合规框架下获取数据,形成政府统筹规划、企业技术赋能、数据安全有序的协同治理新格局。
二、 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激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创新活力与系统效能。鼓励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公益组织等深度参与数字治理标准制定、政策评估、数字素养培训和应用推广工作。通过数据开放和公民科学项目,鼓励公众利用开放数据进行创新,参与解决社会问题。要探索建立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允许在合规前提下,企业与研究机构等主体进行数据共享与融合应用,催生更多创新治理模式。提升全民对数字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确保数字红利普惠共享。
三、 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智慧社会运行的泛在智联与融通底座。要加快构建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物联网,部署覆盖城乡的传感网络体系,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自然环境变化、社会安全态势的实时感知。
编辑:实习生 李军(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