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滚动资讯
从“治理”到“智理”:青春智慧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山东轻工职业学院“青智·赋能”暑期社会团实践活动纪实
6月27日~7月13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青智·赋能”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淄博市朱台镇开展数字乡村建设专项实践。实践团以“五个一”工程为主线,通过“党建+数字”双轮驱动模式,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挺膺担当,为服务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深耕田野察实情,把脉数字乡村新成效
实践团首站来到了朱台镇禾丰种业,深入调研农村数字产业建设成效。团队成员通过参观临淄现代化农业科技展览馆,了解到禾丰种业构建了“种养转”生态循环模式,以种业为核心,耦合牛羊养殖与有机废弃物转化产业,形成零污染闭环系统。同时,集成5G、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打造“绿白蓝黑”四色循环体系:绿色育种、白色虫菌、蓝色水处理、黑色虫肥,实现全流程无人化作业,构建起“粮-虫-鱼-菜-草-牧”立体循环链,形成可复制的现代农业样板。两大模式通过种业数字化与资源循环利用,探索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田间党课强引领,激活红色基因新动能
禾丰种业负责人带领实践团成员深入田间地头,结合企业突破玉米抗病育种卡脖子技术的奋斗历程,为实践团讲授“田埂上的党课”。企业技术骨干同步演示“云端大脑”系统,无人收割机群根据AI指令完成协同作业,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平台实时回传作物长势数据,展现党建红色引擎驱动下的数字农业成果,为实践团打造了“沉浸式党课+智慧农业实训”的创新模式,让青年学子直观感受到党建红色引擎对农业现代化的强大驱动力。
专业赋能解难题,探索智慧农业新路径
实践期间,实践团进驻国内首个生态无人农场开展技术帮扶,通过帮助企业检查智能灌溉系统、调试无人机植保系统、搭建小型农田数据记录平台、维护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农场的远程监控、智能决策和自动化控,形成“检查-优化-搭建”三位一体技术服务模式,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多维科普拓渠道,厚植数字意识新沃土
针对乡村数字素养短板,“青智·赋能”暑期社会实践团构建“三维”科普体系,助推数字乡村建设。结合《2025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开展新型农民培训,通过“手机小课堂”教授电商运营、智能灌溉等实用技能;同时,面向儿童推出“种子成长记”观察实验,以趣味科普播撒科学火种;创新采用方言相声巡演形式,将智能大棚技术知识融入本土化表演,形成“技术培训+科学启蒙+文化浸润”的科普矩阵,为乡村振兴培育数字沃土。
青年智慧显担当,献策乡村振兴新思路
在为期1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通过深入调研和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300份调查问卷,系统分析了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与潜在机遇,聚焦智慧农业技术推广、数字人才培养和乡村文化振兴三大领域,形成3万字调研报告。同时,创新“科技+文化”的乡村科普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青年方案。目前,团队已与当地政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真正实现从“青春提案”到“振兴实绩”的转化,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的青春动能。
此次社会实践不只是一场数字赋能乡村振兴路径的全面探寻,更是青年学子将专业知识融入乡村现实、实现学以致用的鲜活写照。在未来,我院将继续为乡村振兴培育数智人才,持续深化“数智化+乡村”融合,让更多青春智慧在广袤田野绽放光芒,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高校力量。(通讯员:王晓钰、王建宾、王欣)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