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资讯

源网荷储成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核心抓手

2025年07月23日 16:58  |  作者:王菡娟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7月23日电(记者 王菡娟)“源网荷储一体化是推进能源革命的系统性工程,已成为推动中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关键支撑。”在第三届链博会•清洁能源链专题活动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原所长韩文科表示。他结合中国能源发展全局与江苏实践案例,深入解析了源网荷储的战略定位、政策体系、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韩文科讲到,当前全球电力生产已达35万亿度,中国以不足全球1/5的人口贡献了全球1/3的电力。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的电力可能要达到90万亿,中国电力产量将达30万亿度,相当于当前全球总用电量。这一巨大增量既源于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需求,更是推动能源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必然要求。

源网荷储成为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核心抓手。中国自2014 年推进能源革命以来,已形成完整的发展路径,特别是在政策引导下,源网荷储成为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提升电力系统韧性的关键举措。比如,西部地区通过“可再生能源强制配储能”机制推动资源开发,东部地区则依托市场激励政策调动积极性,如江苏省通过绿电直供等创新机制提升企业参与度。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正加速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大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这意味着,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电力,能够实现跨经营区交易。

韩文科补充道,“这就为源网荷储跨区域调度提供了基础支撑。”

从行业发展来看,中国源网荷储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各个地区建设源网荷储则呈现了不同类型新的业态。据初步统计,全国已布局超过450个源网荷储项目,中西部地区发展绿电产业园,如江苏省发文建设直供绿电产业园。

技术创新则成为源网荷储发展的核心动力。韩文科以北京冬奥会为例,其通过柔性电网技术实现100%绿电供应,采用的直流技术使绿电直供负荷侧更加灵活高效。目前北京周边区域已规划到2030年绿电使用率超30%,这些目标的实现均依赖技术突破。

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和能源生产大省,在源网荷储实践中贡献了多项全国示范经验。韩文科特别指出,江苏创新的“光伏建筑+梯次电池储能+智慧管理平台” 模式,在提升绿电占比、压缩峰谷差等方面成效显著。在区域协同方面,江苏与上海、浙江的电网互联互通,为跨区域电力调配提供了实践样本。

韩文科分析,随着中国电力市场加速建设,源网荷储发展将呈现四大趋势:一是完善余电消纳机制,打通跨层级、跨区域电网通道,实现电力全链条高效消纳;二是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保障其在电力市场中的合理权益;三是建立新型电网标准体系,推动源网荷储规范化发展;四是通过市场机制合理分摊成本,构建公平竞争环境。

“虚拟电厂、负荷聚集商等新业态的兴起,以及省地现货市场的繁荣,将进一步拉动源网荷储产业链升级。”韩文科总结道。

编辑:张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