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资讯

沁水小蜜蜂 舞出乡村振兴“甜蜜曲”

2025年07月29日 10:0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7月29日电 数字智慧蜂场内,智能物联网蜂箱有序排列,蜂场管理平台实时显示着各项数据,蜂农通过手机 APP 就能精准掌握蜜蜂动态;蜜蜂良种繁育场里,优质蜂种在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中国蜜蜂博物馆(山西馆)中,丰富的展品诉说着蜜蜂文化的悠久历史……盛夏七月,踏入山西省沁水县,空气中处处弥漫着与蜜蜂有关的“甜蜜”气息。

1

沁水县是山西省养蜂第一大县,也是全国重点养蜂基地县。近年来,沁水县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将蜂业作为重点特色产业予以打造,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让蜂业在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当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生态养蜂:绿水青山间的“甜蜜乐章”

有“中国蜜蜂之乡”和“山西省第一养蜂大县”之称的沁水县,植物种类繁多,蜜粉资源丰富,是中国荆条、刺槐蜂蜜主产区之一,以面积广、蜜量大、产量稳、质量好而闻名。林下养蜂,这一充分利用森林良好生态环境的养殖模式,在沁水县找到了绝佳“舞台”。

2

在这里,蜜蜂在蜂巢内自由穿梭采蜜,这种养蜂模式既无须侵占耕地,又能通过授粉促进林木繁茂。蜜蜂在采集花蜜的过程中,不经意间为花朵传播了花粉,使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和繁荣。而蜂巢为蜜蜂提供了丰富的蜜源和适宜的生存环境,让它们能够产出高品质的蜂蜜。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甜蜜产出”持续赋能百姓增收,真正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

产业集群:合作共赢的“甜蜜路径”

近年来,沁水县聚焦蜂蜜特色主导产业,积极创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的产业化联合体,有力推动了产业集群化发展。山西省人大代表、山西省蜂业协会副理事长王三红介绍,当地推行“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的合作模式,将农村特色养殖与助力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通过产业带动、定向帮扶等举措,不仅增强了农民的增收致富能力,更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企业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市场销售等服务,合作社组织农户统一养殖、统一管理,农户则专注于蜜蜂养殖。这种合作模式让各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合力。

科技赋能:创新驱动的“甜蜜升级”

经过持续创新发展,沁水县的养蜂技术已形成一套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成熟体系。数字化智能养蜂技术的引入,进一步助力养蜂产业升级。2022 年,山西省首个数字化智能蜂场在沁水县试用,智能物联网蜂箱、蜂场管理平台、蜂农手机 APP 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养蜂的智能化管理。

3

蜂农只需轻点手机,就能实时了解蜂箱内的温度、湿度、蜜蜂数量等信息,还能根据系统提示进行精准喂养和病虫害防治。王三红认为,沁水县养蜂产业提升的关键在于不断提高蜂农现代化养蜂技术,从追求产量转变为追求质量,走精品化发展之路。为此,他不仅积极协调沁水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免费为养蜂户提供优质蜂王,还牵头举办养蜂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为蜂农授课,推动当地逐步构建起蜜蜂养殖、育种、蜂产品加工、流通、蜂业服务等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文化融合:多元发展的“甜蜜魅力”

4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沁水县也十分注重蜂蜜文化的挖掘与传播,以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让蜂蜜产业焕发更多活力。当地建设了中国蜜蜂博物馆(山西馆),馆内陈列着丰富的蜜蜂标本、古老的养蜂工具和珍贵的文献资料,生动展示了蜜蜂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

同时,精心打造了集康养休闲、旅游度假、文化体验、新技术推广示范于一体的大型蜜蜂文化休闲体验园。游客在这里可以品尝到纯正的沁水蜂蜜,参与蜂蜜制作体验活动,感受自己动手的乐趣。此外,全县实施蜂业翻番富民工程,打造了集养蜂生产科研、加工、物流、蜜蜂文化体验旅游于一体的“蜜蜂小镇”,实现了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

5

从昔日的“以煤闻名”到如今的生态立县,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蜂产业正以其不可替代的生态属性,成为连接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天然纽带。

如今,这片土地正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成果”转化为富民强县的“金色效益”,200 余万亩蜜源资源在生态滋养下持续焕发蓬勃生机。这份对生态环境的坚守,让“中国蜜蜂之乡”的绿色底色在转型发展中愈发鲜亮,也让沁水蜂蜜的甜蜜滋味飘向世界。(涵智)

编辑:张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