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地方政协 正商量 提案摘编

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铁轨旁的协商

——河南洛阳市政协助推铁路平交道口改造小记

2025年07月30日 09:15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清晨,在河南省洛阳市玄武门大街铁路平交道口,新铺设的沥青路面平整宽阔,过往车辆有序通行。

“以前接送孩子要绕坑洼路,车子颠得厉害,现在废弃铁轨拆了、路面修得很平整,心里踏实多了。”市民王女士说出了周边居民的心声。这条困扰当地群众多年的“问题道口”完成改造,正是洛阳市政协通过提案办理协商推动民生实事的生动实践。

今年年初,洛阳市政协陆续收到多件反映铁路道口问题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这些道口多建于城市前期,随着城市发展,已成为连接区域交通的关键节点。群众的呼声就是履职的号角。市政协联合相关部门实地核查,发现城区有6处铁路道口存在路面破损、铁轨悬空等安全隐患,9处需要加强监测,部分道口因产权交叉陷入“多头管理”困局。

“道口虽小,却是影响群众出行安全的‘民生关口’。”市政协主席孙延文如是说。

扎实深入的调查研究是政协履行职能、开展有效协商的前提和基础。面对群众的殷切期盼,市政协迅速行动。从3月起,市政协提案委员会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召集市城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洛阳铁路工务段、相关铁路使用企业以及道口所在城区负责同志,正式启动“铁路平交道口整治”提案专题协商工作。调研组兵分多路,深入涧西、西工、老城等城区一线,对反映集中的15处铁路道口逐个实地勘察,详细记录路面坑洼尺寸、铁轨悬空高度;更在早晚人流车流高峰时段蹲点值守,切身感受潜在的安全风险。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面对这一涉及多部门、多层级、多主体的复杂民生难题,市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创新性地将协商会场搬到了问题现场——铁轨旁。

在铁轨旁召开的3次现场会上,各方展开激烈讨论。“铁路道口的产权涉及国铁集团、地方企业和市政部门,过去维修责任划分不清。”洛阳铁路工务段道口办主任王进才话音刚落,委员和群众代表纷纷发表各自意见,“建议建立‘一路一策’责任清单,明确产权主体、管理单位和属地政府职责”“可探索‘政府﹢企业’共担维修资金模式,破解资金难题”“施工期间要设置临时通行设施,尽量减少对群众出行的影响”……一条条切中肯綮的建议汇聚成共识的河流。

最终,一份凝聚多方智慧的《洛阳市铁路平交道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正式出炉,明确由市城管局负责统筹协调,属地政府和产权部门具体实施维修改造,铁路工务段提供专业技术支持,铁轨使用企业积极配合维修改造工作,真正实现了“责任清、主体明、时限定”,为整治工作绘就了清晰的“施工图”。

市政协的这份协商成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领导专门就铁路平交道口整治工作提出要求,强调“民生无小事”,要求相关部门以“马上办”的作风推动问题解决,切实把政协协商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

一场“道口焕新”攻坚战就此打响:市城管局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市财政局开通“绿色审批通道”,优先保障维修资金;各城区政府抽调专人现场办公,协调解决施工占路围挡、临时通行等具体问题。截至6月底,15处道口整治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玄武门大街平交道口、周山大道平交道口完成废弃铁轨拆除和沥青铺装,瀍涧大道平交道口基础修复到位,其余3处正加紧施工,年底前将全部完成。另外9处道口,道路主管部门加强日常监测,发现影响群众通行的问题立即整改。

“现在过道口车子再也不会‘蹦蹦跳跳’了。”站在周山大道平交道口平整宽阔的路面上,附近居民陈先生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这场由政协提案“破题”、协商机制“搭台”、政府主导“解题”、多方合力“答卷”的民生工程,不仅修复了破损的道路,更温暖了万千市民的心。(通讯员 郜中华 冯波 本报记者 王有强 靳燕)

编辑:实习生 徐晓会(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