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谱
阎海文:宁死不屈的空中勇士
阎海文,辽宁北镇人,出身贫苦。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阎海文才15岁,他不甘苟活于日本铁蹄之下,从家乡辽宁北镇流亡到北平。1934年秋,阎海文报考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因成绩优良,又体格健康而被录取。毕业后分配到空军第五大队二十四中队见习,后升任少尉飞行员。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时,阎海文所在的第五大队驻在扬州机场,他们的任务是负责南京城的防空,同时也支援淞沪前线,配合陆军作战。从8月14日起,第五大队就执行轰炸日本海军停泊在上海附近的军舰和日军阵地任务。连续几天,中国空军战果显著。
8月17日,天空又出现6架中国战机,阎海文也在其中。他们各带500磅炸弹,轰炸上海虹口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机翼之下,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的钢筋混凝土的楼顶上,高射炮和高射机枪闪着寒光。空军勇士们冒着高射炮火的危险,轮番投掷炸弹,生死度外。他们执行完轰炸任务,正按计划返航。阎海文驾驶的二五一〇号战机中了敌人的炮弹,机身摇晃。阎海文反应灵敏,迅速跳出座舱,打开降落伞。按常规,他的着陆点安全可靠,但不巧的是,黄浦江上空突然风速增大,降落伞被风刮到了敌人阵地附近。
当他一面解开降落伞的绳索,一面向四周窥探时,发现不远处有一些日本兵,同时还听到枪声。阎海文立刻找到一个小土丘,趴在地上隐蔽起来。阎海文早已被日军包围,他们只想抓活的,立个大功,没有开枪。阎海文用手枪向敌人射击,射倒两个,日兵忙又趴下,双方一时僵住了。阎海文检查了一下枪膛,见只有两颗枪弹了,他抬手又打死一个鬼子。其余日军冲了上来。他大吼一声:“中国无被俘空军!”举起枪,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阎海文心怀大志,崇拜英雄,他在自传写道:“我个人太渺小了,比起世上伟人来,真九牛一毛。然思国怀乡之念,不弱于他人,救国之志,永存于心。”他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也使后人敬仰。
2014年9月1日,阎海文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尹家民)
编辑:实习生 徐晓会(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