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宁夏固原薛庄村的蜕变与启示
人民政协网8月8日电(记者 赵莹莹)8月初,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薛庄村的退役绿皮火车里飘出甜香。村民张银芳手腕一扬,奶茶壶嘴划出银亮的弧线。眼角眉梢,她的笑意早已藏不住,“一个月挣3000元,还能照顾家里老人,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在这个昔日的传统村落,第三届乡村振兴农文旅消费帮扶创新行动成果发布会暨第四届行动启动仪式于8月2日举行,让薛庄村再度成为乡村振兴与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焦点。
三年深耕:农文旅融合架起致富桥
让山野的珍宝走出大山,让乡村的故事遇见远方。
2022 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乡村振兴农文旅消费帮扶创新行动,恰似一把精准的钥匙,轻轻打开了脱贫地区特色资源转化的大门。
3年来,这场跨越山海的创新行动已在15个省份的21个县(市、区)扎根结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等设计团队走进田间地头,为脱贫地区的山野珍宝、乡土特产、传统手艺等量身打造出350余套设计方案。
“和田印象”“上猷臻品”等县域公共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顺着全国消费帮扶重点企业联盟等平台的脉络走向四方,不仅让山里的好物遇见了更多知音,更让脱贫地区的资源底气化作了发展后劲。
国铁集团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织就全产业链供应链与线上线下全场景消费平台,创新形成“产运销一体化+农文旅融合”的消费帮扶可持续发展模式,让越来越多脱贫地区的群众尝到产业发展的甜头,有力助推项目县区特色产业拔节生长,更结出了丰
薛庄蝶变:从传统村落到网红打卡地
“以前村里都是土坯房,年轻人脚底板抹了油似的往外跑,谁能想到现在成了‘网红村’?”薛庄村党支部书记徐建东望着村里错落有致的民宿群,语气里满是感慨。
2023年,国铁集团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帮扶像一场及时雨,薛庄村“百美村庄”乡村振兴农文旅示范项目顺利落地。搅拌机的轰鸣声里,旧土房渐渐换上新模样,宁夏回族自治区首个“百美村庄”就这样踩着鼓点,开启了她的华丽转身。
短短一年多时间,标杆示范民宿的木窗棂映着朝霞,绿皮车厢里飘出咖啡香,丝路茶馆的铜壶煮着千年故事,手工醋坊的酸香漫过巷口,民俗文化中心的剪纸在风中轻轻颤动,星空营地的帐篷缀在草坡上像串起的星星,沙滩市集的吆喝声裹着沙粒的气息……这些带着乡土温度的业态,在薛庄村的土地上扎了根、发了芽,把昔日的沉寂酿成了热闹的烟火。
村里探索出的“党支部+集体经济 + 农户+互联网” 模式,像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催生出红梅杏、月子鸡、手工醋、光伏发电等六大产业集群,每簇枝丫都挂着沉甸甸的收获。
更令人惊喜的是,大棚里种上了百香果、火龙果等北方少有的水果。“明年,大家再来我们这儿时,就能吃上这些水果了。”徐建东充满期待地说。
如今的薛庄村,已从单一的农业种植,转变为集非遗体验、文创开发、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多元发展模式。2024年9月开村至今,已培育二产内容20多个品类,引入一二三产业态30多个,直接带动就业60人以上,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到22900元。
“百美村庄”的招牌越擦越亮,像块磁石般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一张张笑脸比油葵花还要耀眼,日子过得像刚开封的醋,酸里裹着甜。
原州实践:农文旅融合奏响振兴曲
薛庄村的蜕变是原州区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原州区稳稳攥住“全国避暑旅游目的地”这张金名片,围绕宁夏副中心城市核心区与生态文旅特色城市集聚区的蓝图,让农田里的绿意、文化中的底蕴与旅游里的烟火气拧成一股绳。
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步子越迈越实,像棵不断生长的大树,根系在乡土里扎得更深,枝叶向更广阔的天地舒展,把凉爽的风、厚重的文化底蕴与鲜活的生活,都酿成了吸引远方客人的味道。
团队们循着土地的脉络深挖资源富矿,顺着文化的肌理培育特色标识,让文化为旅游注入灵魂,让旅游为文化插上翅膀。
于是,乡村旅游的民宿里飘起了炊烟,休闲农业的田垄上响起了欢笑,一个个新产业新业态不仅推着乡村产业的车轮往前跑、让村集体经济的腰杆越挺越直,更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从产业增值的甜果里咬出满口清香。
“咱们原州区早晚温差大,种出来的瓜甜度高、品质好,亩产量能达到5000斤。”头营镇杨庄村的网纹瓜种植基地大棚里,农户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固原鑫蕊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先订购、再种植的模式,让瓜刚离藤就能顺着预订的线路奔向远方的市场,把种植户的顾虑捋得顺顺当当。这波从眼下持续到 9 月底的采摘期,成了周边乡镇两千多人的“饭碗”。
生态美,是原州区吸引游客的另一张“王牌”。薛庄村揣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锨土一瓢水地勾勒,慢慢铺展成薛庄版的“富春山居图”:1500余棵红太阳李、金叶榆站成了仪仗队,路旁水畔的3万余株射干、石竹织成彩色的地毯,112个“小果园”“小菜园”在庭院里探着脑袋,把村子装点得像打翻了的调色盘。
未来展望:五方联动续写新篇章
设计为笔,乡土为纸,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第三届乡村振兴农文旅消费帮扶创新行动成果发布会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团队、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设计团队、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团队、成铁文化传媒公司 1435文创团队依次登台,将一个个扎根乡土的优秀设计成果娓娓道来,那些带着泥土芬芳与创意火花的作品,成了连接乡村与市场的鲜活纽带。
据悉,第四届乡村振兴农文旅消费帮扶创新行动将继续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按照“铁路+县域+院校+企业+社会组织”五方联动的创新发展模式,根据县区自身发展需求及特色开展创新行动,助力欠发达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如今的薛庄村,正以“七星映像·百美薛庄”的崭新面貌,从指尖非遗的活态传承,到各地农文旅产品的集中展销,再到公益音乐会里乡村人文风情的生动演绎,向人们展示着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无限可能。
从薛庄村的蜕变到原州区的实践,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而农文旅融合的创新行动,必将为这幅画卷增添更多亮丽的色彩,让更多乡村实现“产业强、生态美、文化兴、机制活、百姓富”的美好愿景。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