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港澳传真 委员声音 交流交往 港澳人物 图说港澳

首页>港澳>委员声音

香港网约车新规将使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更联通

2025年08月12日 09:57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自2014年Uber进入香港市场,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的拉锯战已延宕了长达11年。今年7月15日,香港运输及物流局提交的《规管网约车立法框架》终于为此画上了句号。新规中亮点频出,引来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点赞。例如规定平台牌照具有5年有效期,并且不得转让;限定平台在本地注册并设办事处,按车辆数量缴纳年费,如此便杜绝了的士牌照被炒至700万港元的金融泡沫风险,从源头上切断了资本投机。新规另一大亮点还在于打破了业态对立,以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实现二者良性竞争共生,从一个小切口体现了香港特区政府直面问题的精神和“港人治港”的独特智慧。

笔者认为,待2026年网约车新规出台,配合现有的“港车北上”“粤车南下”“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政策和基础设施,市民游客跨境出行将更加便利,必将为构建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注入澎湃动能。

对于内地居民来说,要解决点对点出行的“最后几公里”,拿起手机打开App,呼叫网约车或的士几乎是下意识的选择。但香港11年来一直未能建立完善的网约车监管制度,的士的服务质量又有很大改进空间,如此种种均对香港经济社会进步和文旅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本次新规提出了流量共享机制,传统司机可无缝承接网约订单的同时,还设计了错峰互补机制,既保障了传统的士的黄金时段收益,又能增加载客率。这样一个拒绝零和博弈的政策设定,说明香港特区政府显然没有将网约车视为“洪水猛兽”,而是将之转化为传统的士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助力器。

健康的市场必然是良性竞争、多元共赢的。新规提出数字治理协同,并要求平台建立投诉和评分系统,未来可与内地城市的数据系统对接,推动大湾区交通“一网通管”。特别在节假日出入境高峰时段,可利用跨境预约服务,以及调度网约车和的士来缓解口岸拥堵和市区交通拥堵,提高通关效率。此外,在珠三角创业的香港青年也可利用网约车实现高频跨城通勤,再结合高铁、城际轨道,实现跨城“早出晚归”并非空想。

笔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用户体验感将大幅提升。长远看来,大湾区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将更加频繁地互联互通,进而推动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朱鼎健)

编辑:实习生 徐晓会(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