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谱
魏拯民:“久经斗争的革命家”
魏拯民,山西屯留人,就读过太原省立第一中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北平、安阳等地进行革命活动。
1931年9月,日寇鲸吞东北。面对国家危亡,魏拯民主动请缨前往东北开展救亡运动。1935年2月,魏拯民调到东满地区工作,担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整顿当地党组织和民众抗日武装。5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正式成立,魏拯民兼任军政委,带领部队联合一切反日部队、反日团体,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主动打击日寇。7月,他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系统掌握了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
1936年2月,魏拯民自苏联回国,把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的指示带回东北,直接参加东北抗联的创建工作。3月,他把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改编为东北抗联第2军,担任军政委、军党委书记,指挥部队北上牡丹江、南下长白山,成功打通东满、南满联系,扩大了抗日游击区。6月,魏拯民到南满指导工作,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改编为东北抗联第1军。7月,东北抗联第1、第2军合编为抗联第一路军(杨靖宇任总司令兼政委),主要战斗在吉林西部、辽宁东部广大地区。同时,中共东满、南满党组织合并,成立中共南满省委,魏拯民担任省委书记,兼第一路军总政治部主任。1938年5月,又兼任第一路军副总司令,成为杨靖宇的得力助手。
1940年2月,杨靖宇壮烈牺牲,魏拯民挺身而出,挑起抗联第一路军指挥重任。面对日寇的疯狂进攻,他指挥部队采取“化整为零”的战术,将主力部队分散成数十个小股,分别潜入深山密林,与敌巧妙周旋。一旦敌人“讨伐队”出现落单,他又果断“化零为整”坚持打击。一年下来,敌人苦不堪言,一度谈魏色变。
1941年3月8日,魏拯民积劳成疾,病逝于吉林桦甸牡丹岭四道沟密营中,时年32岁。
噩耗传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高度评价魏拯民:“忠诚笃实很有毅力,富有一切能力,久经斗争的革命家。”
2014年,魏拯民的英名入选全国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夏明星)
编辑:彭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