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大会发言
陈彦常委的发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跃上“高峰”
十年文艺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大众文艺的崭新面貌。无论海量的网络文学,还是随处可见的短视频、微短剧、小剧场,以及层出不穷的“素人”写作,快递作家、外卖作家被读者看见、热捧,都说明新大众文艺这个底盘已经做大。人人参与文艺创作,既表征着人民生活的剧变,也让文艺创造的主体发生着重大位移。其所标志的文艺与人民、与时代、与传统、与传媒等重要论题的新变,无疑为文艺高峰的创造打开了宏阔视野。提几点建议:
一、 锚定文化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目标,健全完善符合文化领域特点的人才激励机制,研究探索设立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荣誉制度和表彰奖励项目,让勇立时代潮头、担当文化使命的一个时代的“集大成者”,真正具有人文化育的标杆作用。
二、 以人民为中心,建立科学合理的内容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让兼有思想性、艺术性和“双效益”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进一步加强国家级文艺大奖的评审体系改革,适当提高大奖比例,并吸纳新文艺群体的创造成果。坚持“普及”和“提高”并举,让优秀文化成果有效抵达基层,全面提升国民对文学艺术的认知能力与审美水平。
三、 坚持长期主义,从民族文化发展大局着眼,不为短期功利所迷惑,有效抵御功利化、物欲化、求刺激的“俗文化”泛滥。为有志于攀登文艺高峰者提供深入生活现场,给予“挂职”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一线的方便,让他们真正了解新时代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从而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新史诗。
四、 坚持向内深切,向外放眼。以更加包容、开阔的胸襟,发掘与深切民族精神之魂魄,吸纳世界之长,创造中国审美的新境界、新高度。既要让有品质的文艺成果不断经受人民检验,也要形成与世界的大循环。建议以国家或学术机构名义,设立世界级文学艺术大奖。
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