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履职担当汇众智,绿色发展践于行——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政协助推海岛绿色高质量发展
东海之滨,普陀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于万顷碧波之中,这里正在谱写一曲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这场绿色变革中,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政协以其独特优势,将履职智慧与实干精神深度融合,为海岛绿色转型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动能。
近年来,普陀区政协充分发挥联系广泛、人才荟萃的优势,组织委员深入基层,登海岛、访渔户、进企业,开展扎实调研,形成多份涵盖海洋生态保护、产业绿色升级等关键领域的报告,为区委、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聚焦产业绿色转型,以“大黄鱼生态养殖全产业链的关键路径”为主题的区政协“民生议事堂”专题协商会在桃花岛举行。委员们、专家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及行业从业者从文化赋能、旅游融合、经济效益、技术瓶颈、品牌打造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度研讨。协商成果迅速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具体行动。截至目前,舟山东海万亩黄鱼现代牧场一期工程围栏主体施工已完成总量的90%,预计9月完成北区围栏施工并开展投苗工作。舟山天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大黄鱼生态围栏养殖基地也于6月完成20万尾优质鱼苗投放,预计到年底即可实现产出约1000万元,有效带动当地渔民增收与产业升级。
在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方面,区政协同样不遗余力。绿色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是普陀区的支柱产业,其转型升级关乎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区政协敏锐抓住这一关键,组织召开“请你来协商”专题协商会,围绕“加强科技创新,打造全省高端绿色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核心区”深入探讨。会后,区政协主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助企业争取政策支持。目前,普陀区拥有船舶修造企业28家,全球修船十强企业独占3席,以普陀为代表的绿色修船经验入选国务院第六批向全国复制推广改革成果。万邦重工更是获评全国船舶修理领域首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在船舶工业的带动下,今年普陀区一、二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28%、25.5%,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列全省第一。
区政协还将履职视角延伸至海岛特色农业与生态富民产业,组织专家委员团队,多次深入桃花岛、白沙岛、登步岛等小岛开展实地调研与技术指导,提供土壤改良和种植技术指导。在登步岛,成功推广铁皮石斛树干仿野生栽培技术,节约土地并提升效益。还形成了《关于推进林下中草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的社情民意,并上报相关部门。普陀区目前已发展林下中草药种植1250亩,覆盖六个镇、街道。在白沙岛,通过袋装栽培实现三叶青规模化种植,并开发出洛神花茶饮、艾草香囊等深加工产品,提升附加值。所有产业均通过“强村公司”运营,收益纳入村集体经济,反哺岛民,切实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在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绿色发展依然是委员们建言资政的高频词。《观鸟经济添翼 助力文旅产业翱翔》这一大会发言,以其新颖视角、扎实调研和可行建议,得到区委书记、区长的充分肯定和批示。区政协积极协调联动,推动建议落地。截至目前,全区完成森林质量提升超8500亩,清除互花米草超7000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吸引了黄嘴白鹭、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栖息,乌柱山、武岭湿地公园等地已成为长三角观鸟热门目的地,“到普陀观鸟”渐成新风尚。
纵观全区,东极岛低碳旅游深入人心,桃花镇大黄鱼品牌日益凸显,柴山岛原生态开发吸引多元业态入驻,登步岛借电商推广特色农产品并建立溯源机制,蚂蚁岛虾皮加工产业探索共富新路……每一幅生动的发展图景背后,都凝聚着区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扎实履职。
面向未来,普陀区政协将继续锚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升履职能力,增强建言实效,通过更有效的协商、更深入的监督、更广泛的共识,为海岛绿色发展汇聚更多智慧与力量,让碧海蓝天成为普陀最动人、最持久的发展基色。(刘珈伶 林洁)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