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资讯
2025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总估值首破2.2万亿元
人民政协网8月27日电(记者 王菡娟)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暨第五届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大会(2025)上,《2025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500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5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总估值首破2.2万亿元、超杭州2024年GDP,同比增长3.14%;平均估值为44亿元,增长1.34亿元。
中国发明协会独角兽企业创新分会会长解树江解读报告时表示,本年度105家隐形独角兽实现新增与出榜,同比减少45家,新增企业估值合计为4278.47亿元,同比降低31.47%;同期共有105家企业出榜,其中8家成功登陆资本市场,4家企业通过并购合并退出,17家顺利晋级为独角兽企业,另有76家企业被淘汰出局,行业洗牌加速。
报告显示,区域分布方面,2025年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三大隐形独角兽企业500强聚集地格局稳固,作为创新核心承载区,三大区域共贡献437家企业,占比达87.4%。其中长三角表现突出,有224家企业上榜,同比增加9家,数量占比45%,总估值9916.4亿元,居区域第一。依托深厚的制造业基础、浙江大学等密集的高校资源及城市协同优势,上海之外其他城市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1.7%,区域活力显著。
中国发明协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贺振福表示,隐形独角兽企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力量。这些企业凭借原创性技术突破、灵活的商业模式和强大的产业链协同能力,正不断释放创新潜能。未来,隐形独角兽将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引擎。
报告由创业伯乐全球独角兽研究院、北京隐形独角兽信息科技院,联合清华大学新质生产力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
此外,为了帮助企业洞察产业新趋势、把握商业新变革,共享前沿动态,抓住科技时代的全新商业发展机遇,实现从创新萌芽到资本市场的价值跃迁,本届大会还发布了《独角兽企业分类评价标准指南》、启动了中国独角兽企业综合评价与培育项目以及UP中国科创企业家俱乐部。
中国发明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余华荣表示,该标准的发布实施,是我国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升级的里程碑事件。它不仅厘清了业界对独角兽企业定义的混乱局面,而且为投资者和政府提供了科学、系统的评价工具及政策制定的有力依据。
本次大会由中国发明协会、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方理事会、北京隐形独角兽信息科技院联合主办,广州市协作办公室、中国发明协会独角兽企业创新分会协办,清华大学新质生产力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支持。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