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资讯

共话肿瘤治疗体系结构性升级路径 ——国际肿瘤防治论坛在沪举行

2025年08月28日 11:0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8月28日电 国际肿瘤防治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日前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由新风天域集团主办,以“全球智慧,中国实践:共塑国际医疗新未来”为核心理念,汇聚全球肿瘤防治领域的顶尖力量。会议旨在推动生命科学、前沿肿瘤诊疗技术、产业集聚和国际合作的深度融合,助力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顶尖医疗中心。

大会由陆舜、莫树锦、殷咏梅、盛湲等权威专家组成主席团。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欧洲及中国香港的数百位专家学者、产业领袖和投资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大会吸引了逾30家国际顶尖医疗机构(如美国妙佑医疗国际、日本癌研有明医院)、40余家国内外领先的药企与器械巨头(包括信达生物、强生制药、石药集团、复星直观、联影医疗)以及多家顶级投资机构和科研院所的积极参与。与会嘉宾共同探讨肿瘤诊疗体系的结构性升级路径,携手应对日益严峻的肿瘤防治挑战。

锚定国家战略,大力发展肿瘤防治学科

2023年,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国际医疗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集聚全球顶尖资源,建立肿瘤等重大疾病防治亚洲标杆”。这一国家战略的落地,与中国肿瘤防治的迫切需求深度交织。

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癌症五年生存率持续提升,从2018年的40.5%增至2022年的43.7%,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肿瘤防治工作也面临严峻挑战。2024年新发癌症病例超500万例,肿瘤医疗支出占全国医疗总支出的12%-15%,患者整体5年生存率约40%,为进一步提升患者生存率,还需要在生物医药技术、医疗服务模式及多元化支付上加快发展。面对老龄化加剧的疾病负担,本次论坛深度呼应上海市政府《国际医疗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中“建立肿瘤防治亚洲标杆”的战略目标。

新风天域集团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和睦家医疗首席执行官吴启楠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肿瘤防治已成为集团与和睦家医疗的核心战略方向。面对挑战,我们亟需构建融合国际前沿技术与本土实践的创新体系。”他还表示,通过在肿瘤治疗等领域的学科建设和创新,希望能促进国际先进医疗人才、技术和服务模式在上海的交流,提升上海医疗服务水平,助力上海国际医疗中心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范先群在会上分享了医学科技创新的发展思路。在他看来,临床需求是推动医学原始创新的核心动力,只有形成“从临床到实验室再回临床”的闭环研究生态,才能真正加速成果转化。当前,我国正在不断完善高水平转化医学平台建设,推动跨学科团队协作,强化医工融合与青年人才培养,并通过区域协同与成果转化基地布局,构建更加开放、系统的医学创新体系。这一体系化的发展路径,为未来肿瘤诊疗的结构性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布局肿瘤防治:构建肿瘤全周期生态体系

面对时代挑战和肿瘤防治需求,新风天域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启楠在主旨演讲中系统阐述了企业助力医疗中心建设的四大创新实践,分享了新风天域集团在过去数年所构建的覆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到长期随访的全周期生态体系。

在支付创新方面,集团旗下柏盛健康积极推动特药纳入商业健康保险,研发创新肿瘤治疗保险产品,并推动在北京和睦家东城院区、上海和睦家浦东院区实施“叠加式医保”收费模式,显著减轻患者自费负担。

在新药与器械落地上,新风天域依托全球网络与国内资源,加速创新药引入与应用。例如,与强生创新制药合作实现抗肿瘤新药“锐珂”在北京、广州和睦家同步首发;与信达生物合作,开出减重新药“信尔美”的全国非公首针。

在服务方面,模式创新是提升可及性与连续性的关键。集团旗下易得康医疗在本次论发布了全新的居家肿瘤医疗护理服务,提供“医疗级护理+个性化定制+智慧化监测”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覆盖不同瘤种与病程阶段。

在前沿技术应用方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入诊疗。新风自主研发的AI助手提升医生诊断效率;患者端小程序实现数智化疾病管理。和睦家上海院区引入Intuitive ION机器人结合AI影像导航,实现肺小结节的精准微创活检,这些技术革新正不断重塑诊疗路径。

正如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在论坛中所说,个性化AI驱动的临床医疗系统将是未来全民健康的重要方向,其分享了肾脏移植科室智能体的应用案例,也为行业提供宝贵经验。

深化国际交流:全球经验引进来,中国实践走出去

本次论坛不仅是全球前沿成果的展示窗口,更是中国肿瘤创新力量与国际深度对话、协作共进的平台,致力于通过合作,“全球经验走进来,中国实践走出去”。

论坛汇聚了来自美国妙佑医疗国际、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日本癌研有明医院等全球顶尖机构的权威专家,包括肿瘤治疗领域的领军人物,如希望之城国际医疗中心Linda Bosserman 教授、妙佑医疗国际Terence Sio 教授、哥伦比亚大学赫伯特 · 欧文综合癌症中心Anil Rustgi 教授、癌研有明医院伊藤宽伦教授等。

与会专家围绕乳腺癌的精准诊断与治疗、肺癌及胃肠道肿瘤的质子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最新管理策略进行了深入分享与交流。这些前沿经验为中国肿瘤诊疗体系的升级提供了宝贵的国际借鉴。同时,中国在肿瘤临床实践、药物研发和高端医疗器械制造等领域的创新成果正加快走向国际舞台,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终身教授陆舜分享了中国肺癌注册研究的PI视野,强调“走国际之路,做中国创新”的实践理念。据了解,陆舜团队已牵头完成28个肺癌国内外适应症相关研究,包括17个国家1.1类新药,为中国肺癌治疗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教授殷咏梅以“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新希望”为主题,指出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分子分型是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她强调,未来的治疗新曙光在于多机制药物和多模式治疗方案的结合。

在产业端,信达生物创始人俞德超展示了其“创新驱动,布局全球”打造国际一流生物制药平台的雄心;联影医疗中国业务总裁夏风华分享了肿瘤精准诊疗的创新技术及解决方案,充分展示了中国高端医疗设备的崛起;复星首席执行官刘釜均在演讲中强调了构建超越机器人本身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呼吁加强医师培训、拓展与新风天域/和睦家医疗等机构的合作,以推广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惠及更多患者。针对肺癌早诊,他提到IonIon支气管导航机器人在中国的应用正稳步推进,未来将与更多肺科专家合作推广该技术。这些创新实践与产品,标志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治愈”的迈进,为全球肿瘤防治贡献“中国方案”。

论坛期间,新风天域·和睦家医疗分别与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强生创新制药、石药集团、上海市胰腺疾病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这些合作签约标志着新风天域正加速国际顶尖资源本土化与中国创新力量全球化布局。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新风天域在论坛上宣布启动“仁爱5小时”项目,号召其医疗网络内的肿瘤专家每季度贡献5小时,为经济困难患者提供慈善义诊或治疗服务,将仁爱精神转化为切实行动。(崔吕萍)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