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会议新闻
全国政协常委欧阳明高:推动创新创业要兼顾基础研究和产学研合作
人民政协网北京8月26日电(记者 李浩 周佳佳 宋宝刚 汪凯 谢阿愁 马嘉悦)“新能源领域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和产业的一个优势领域。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动力电池和光伏电池,中国技术进步非常迅猛,已经牢牢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在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欧阳明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突破是一个综合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创新驱动、场景驱动和市场拉动。
回顾“十四五”规划期间,新能源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发展,欧阳明高表示,中国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正在经历一场新能源革命。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占据了全球百分之六七十的市场份额,同时新能源装机、电力系统中的新能源发电占比等都超预期发展。2025年上半年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新能源发电量已经达到23.7%,比去年提升了5个百分点。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39.7%,接近40%。“按照这个趋势,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将突破50%。新能源革命会带动中国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和‘双碳’目标实现等,这都是在‘十五五’规划期间可以期盼的目标,发展成果甚至会超出我们的预期。”
“同时,新能源技术也在飞速发展,比如说动力电池的全固态电池研发、光伏电池中的钙钛矿叠层电池突破以及新能源汽车的车网互动技术推广等,还有一系列的技术正在研究突破。”欧阳明高表示。
“十五五”期间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共进至关重要。在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欧阳明高表示,科技创新本身就跟经济和产业密切相关,一方面要鼓励行业继续扎实从事基础研究;另一方面要注重产学研合作,推动创新创业。在政策方面鼓励技术竞争,通过竞争来促进创新,还要规范市场竞争的秩序规则。
他认为,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在市场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由以前科研机构高校主导的状态发展为企业为主导,已经是一个完全市场化、国际化、竞争性的行业,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十五五”期间的科技经济教育协同,应该是以企业为龙头来拉动整个创新,企业也开始进入基础研究环节。
“总体上来看,中国的科技创新形势已经发生变化,不再是由高校教授或者院士引领行业创新。企业的科技人才数量增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不断强化,所以高校和科研机构要注重配合企业,支持企业通过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欧阳明高表示。
编辑:彭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