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常委、华北理工大学校长张福成: 强化教育对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先导与支撑作用
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必须始终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必须牢牢把握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必须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战略思维打造“能用、有影响、惊天地”的科技创新成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要培养“好用、有作为”的人才,助力人才强国战略。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在如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对人才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要打造“能用、有影响、惊天地”的成果,助力科技强国战略。高校既是科技成果产出的重要源泉,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力量。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运用,只有及时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行业中,才能更好地发挥科技成果的作用,实现科技成果的价值。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必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辩证思维,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竞相涌现,以高素质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建议:
一、 政府要通过顶层设计建立科技和教育管理等部门协同机制,打破部门间界限,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大中小学贯通的一体化工作格局。
二、 高校要打破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条块分割,实现资源整体调配;分类培养,分级支持,分块打造。同时,高校要与社会深度融合。
三、 要推行四链融合机制,建立高校与有关行业企业联席会议制度,行业、企业出题,“高校﹢企业”共同答题,行业、企业人员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材编写、课程讲授等,使教学、科研和产业及其人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