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会议新闻
全国政协常委张连起:“十五五”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让百姓生活更有获得感
人民政协网北京8月26日电(记者 马嘉悦 周佳佳 谢阿愁 满达呼)“‘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突飞猛进的五年,成就显著,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而‘十五五’作为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阶段,必须紧扣夯实国家发展基础,持续提升民生福祉精准聚焦、持续发力。”8月26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会长张连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以“规划一片森林,让每棵树茁壮成长”这一生动比喻,深入解读了国家发展与个体幸福之间紧密的联系。
张连起表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成就,既体现在宏观经济与科技创新水平的跃升上,更切实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经济领域,国家经济实力实现突破性增长,过去五年的经济增量规模相当于德国一年的GDP总额。与此同时,人均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实现同步提升,社会福利体系不断完善,发展红利持续转化为人民群众可感知的生活改善,让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
科技创新是“十四五”期间的另一大亮点。张连起介绍,我国在芯片、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关键领域集中攻坚,一系列“卡脖子”技术相继取得突破,形成了自主可控的创新产业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百姓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与可能。
居民消费领域也实现明显提升。张连起还谈到,“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蓝天多了、绿意浓了,出门见景成为日常,生态福祉正切实惠及民生。居民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升级,服务消费占比稳步提高,旅游、文化、休闲等舒适型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反映出人民生活从“满足基本需求”向“追求品质生活”的转变。
“无论发展蓝图多么宏大,最终都要落到‘让民生福祉更有温度’上。”展望“十五五”,张连起建议,应把“投资于人”作为民生工作的核心导向——把民生项目、公共服务投资精准对接群众急难愁盼,全力补齐养老、医疗、教育、托育等领域的短板。
在具体民生举措推进上,张连起建议“十五五”期间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推动国家已出台的育儿补贴政策全面落地,强化中央与地方补贴的协同联动,通过政策叠加效应切实减轻家庭育儿经济负担;二是进一步加大国家对学前教育领域的保障力度,完善资源供给与质量监管体系,为幼儿成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三是加快健全养老待遇动态调整机制,结合经济发展水平与物价变化优化保障标准,实现“幼有所育,老有所养”,持续织密织牢覆盖全民的民生保障网。
“‘十五五’的规划蓝图,最终要转化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变化、心坎上的满足。” 张连起最后表示,“规划一片森林,让每棵树茁壮成长”,本质上就是让国家发展的每一步都与百姓需求同频共振,让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每个普通人都能拥有更有奔头、更有质感的生活。
编辑: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