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资讯
育龄期HIV感染女性如何孕育健康宝宝?
专家提醒:尽早抗病毒治疗及全程管理是母婴阻断的关键
“医生,我还能有自己的孩子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孙丽君教授常被许多感染HIV的女性这样询问,她的回答总是坚定而充满希望:“只要坚持规范治疗,做好全程管理,你可以生下健康的宝宝。”在孙丽君看来,育龄期HIV感染女性尽早启动高效、安全的HIV抗病毒治疗(ART),并结合孕前-孕中-产后全程管理,是阻断HIV母婴传播的核心路径,也是切实保护母婴健康的关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孙丽君教授
我国艾滋病疫情虽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育龄期HIV感染女性数量正在持续攀升,截至2020年底,我国约有27万名女性感染者,其中55%处于育龄阶段。母婴健康关乎国家未来,为此国家层面已将“消除HIV母婴传播”提升为战略目标。国务院印发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HIV母婴传播率在2%以下的目标,并致力于健全预防母婴传播服务体系,完善早筛查、早诊断服务流程,进一步缩短孕产妇检测确诊时间,切实维护两代人的健康权益。
母婴传播是15岁以下儿童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在儿童HIV感染中,90%以上经母婴传播获得,若不采取干预措施,传播风险可高达34.8%。HIV母婴传播风险贯穿妊娠、分娩及哺乳全过程,在此过程中,HIV阳性的母亲都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并增加胎儿早产、营养不良甚至死亡的风险。
“实现母婴阻断,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孙丽君指出,“孕期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实现并维持在HIV病毒载量检测不到的水平,这样既能保护妈妈减少肺炎等机会性感染,也能保护胎儿不受病毒侵害,降低传播风险并最大程度地保障母婴健康。”研究表明,孕期未接受HIV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其死产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是接受治疗者的2-3倍。
此外,怀孕期间ART的及时启动和持续治疗时间,与母体妊娠及新生儿的结局也密切相关,ART启动时间越早,围产期(妊娠达到或超过28周至产后1周)HIV传播率越低,坚持ART时间越长,早产风险越低。“治疗时机就是生命线,”孙丽君解释说,“病毒控制越早、越持久,母婴安全越有保障,育龄期感染女性在还没怀孕时就积极开始治疗并实现病毒学抑制,其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通常最低。这就需要我们把HIV感染女性生育需求的目光,延伸至整个育龄期和妊娠期的全程管理,配合早治疗,更好地实现母婴阻断。”
如今,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已降至1.2%,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女性追求健康孕育,对抗病毒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便捷性和依从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育龄期HIV感染女性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疗效、药物安全性、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等。孙丽君介绍,“近年来,创新药物的出现为育龄期HIV感染女性带来了新的曙光。以比克恩丙诺片为例,基于其强效抑制病毒、安全性良好、服药便捷的优势,被国内外权威指南一致推荐为育龄女性优选方案。今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比克恩丙诺片更新中国说明书——删除了对恩曲他滨耐药人群的用药限制,并补充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中妊娠女性的临床数据。更多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该方案作为我国育龄期(包括妊娠期)HIV感染女性的单片完整ART方案,为育龄期HIV感染女性提供了可靠的治疗选择。”(李雨菲)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