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常委、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世杰: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 构建全国教育立德树人协同机制
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铸魂、为民族育才的双重使命。当前,全国教育系统正积极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创新驱动”时代命题深度融合。在调研期间发现协同发展已取得可喜进展。同时,也发现在全面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阶段,创新驱动发展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还需重点关注一些系统性挑战。破解这些难题,有必要通过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构建教育立德树人协同机制。建议:
一、 立足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创新教育协同治理范式。通过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与多元主体协同效能,建立分层联动的系统性框架:在国家战略层面制定融合创新素养培育与价值引领的指导纲要,将人才核心素养定位与服务国家发展需求深度绑定;依托跨领域资源融通平台,破除传统教育资源壁垒,促进科研机构、文化场馆等社会优质资源与学校教育体系有机耦合;同步研制五育融合的课程实施规范体系,在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中科学嵌入社会责任评价维度,形成目标统一、层次清晰、责任明确的协同治理新格局,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二、 深化智慧教育伦理内涵,重构技术赋能教育的价值逻辑。构建基于国家数字教育平台的智能资源供给体系,建立德育资源的动态适配与精准供给模型;创新技术融合教育范式,深度开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创设价值涵育场景中的应用潜能,打造融合创新思维训练与伦理判断培养的新型课程载体;系统培育教师的数字伦理素养,推动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向价值引导者和思维启发者的根本性转型。
三、 重构以育人效能为核心的教育评价生态体系,激活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构建贯穿学业全过程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追踪体系,完善涵盖学校、企业、社会的多元激励制度,建立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政策联动网络。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