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原副主席高小玫:强化中小学实践教育功能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实践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始终薄弱,价值被忽视,深刻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质量教育必须扭转知识学习与实践体验畸重畸轻的倾向,打破制约全面发展的教育瓶颈。建议:
一、 保证实践教育时间。落实“双减”,将其腾出的课后时间放给校外,用作日常实践教育,学生依个性需求自主探寻、各取所好选择实践活动,学校不刻意统一要求,可针对活动选项提供与学校课程关联的指导拓展。假期是实践教育的重要时间,学校要优化、重新设计现行实践类活动;积极开办夏令营、冬令营等实践活动,使其成为学生普遍的假期生活方式。
二、 支持校外课后服务。广泛发展以课后看顾服务为主的社会机构,衔接知识学习与实践教育服务,作为承接“双减”的课后活动机制性方案。倡导支持公共单位、有条件的工作单位开办学生假期活动,解家庭看顾之忧,更丰富校外实践教育服务供给。
三、 研究制定福利性政策。支持各类社会服务,将“课后服务”纳入政府职责,作为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给予课后服务适当资助,以减少购买机构服务的自付费用,使课后服务普遍可享。支持家庭教育,保障“亲子陪伴”时间,落实法定带薪休假制度,同时研究面向年轻父母设立亲子陪伴假期、调整中小学假期,让家长休假同步孩子假期,安排亲子校外教育体验、陪伴孩子参加假期校外实践项目成为可能。
四、 培育校外实践教育生态。少年宫等专属课外活动的机构应做好校外教育主阵地,博物馆等公共场馆积极接应实践教育项目需要开放公益性服务。支持实践教育项目运行机构、研学旅行服务、体验类活动等市场服务发展;支持成立相关的校外教育协会、联盟、研究中心等第三方组织,以倡导实践教育活动,组织活动交流,实施评价、监督、培训。社会协同开放实践教育场景,支持实践教育项目的研发供给。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