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滚动资讯

湖南邵阳:一封感谢信里的浓浓帮扶情——湖南邵阳市局(公司)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纪实

2025年09月02日 15:33  |  作者:滚动资讯  |  来源:咸宁新闻网 分享到: 

“花田村村委会代表全体村民向贵单位致以最诚挚的敬意……你们用真情实意、真抓实干,让花田这个曾经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居住环境较差、乡风民风落后的小村庄,呈现出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环境整洁的美丽图景!”近日,湖南省新宁县花田村村委会给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寄来一封感谢信。

(图为花田村村民向驻村工作队赠送感谢锦旗)

围绕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邵阳烟草牢记政治使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先后组建13支驻村工作队,派驻队员61人,与当地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描绘出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兴产业拓振兴之路

“现在实行烟稻轮作,每亩地能有五六千元收入。”提起烟稻轮作带来的变化,花田村村民肖成堂满脸笑意。

(图为“烟稻轮作”插秧场景)

2021年以来,花田村在邵阳市局(公司)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深耕烟叶产业,完善基础设施,烟稻轮作产值突破530万元,带动务工人员人均年增收95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平均收入超过15万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邵阳市局(公司)将产业帮扶放在首位,发挥帮扶村资源优势,做好“烟叶+”文章,因地制宜谋划符合帮扶村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径。

在邵阳县河边村,邵阳市局(公司)着力推动“烟田共建、设施共享、主体共育、技术共构、产业共融”一系列举措落地见效,“一棚多育、一房多用、一仓多储”为当地注入了发展新活力。目前,当地已建设烟后稻米加工厂2家,培育“香源宝庆”优质稻米子品牌3个。2021年至2024年,当地烟稻轮作产业总收入1.3亿元,实现村民劳务收入3400万元以上。

(图为“香缘宝庆”商标标识)

新邵县寺溪冲村楠竹资源丰富,但一直面临“有竹子运不出”的交通难题。新邵县局(分公司)驻村工作队积极帮该村出主意、想办法,争取政府有关部门支持,修建了一条长13.2公里、宽5米的林道,有效缓解了交通难的问题。2024年,该村增销楠竹2000吨,村民增收不再难。

(图为“四杰竹业”聘用当地村民的工作场景)

隆回县老银村村民肖汉元一家曾因家庭变故陷入生活困境。后来,隆回县局(分公司)驻村工作队协同村两委,根据当地实际量身定制庭院养羊计划,并邀请畜牧专家给予技术指导,帮助村民拓宽销售渠道。肖汉元成为受益者之一,其家庭年收入因此增长约8000元。庭院经济在当地试点成功并推广,“小庭院”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增收。

育人才燃富民星火

人才振兴,让农村更兴旺。

邵阳市局(公司)将人才振兴重点放在致富带头人、技术技能人才、网络主播等的培养上。

在武冈市田心村,武冈市局(分公司)驻村工作队以乡情为纽带,引导在外乡贤返乡创业,积极培育致富带头人。

田心村村民周永贵多年来一直经营木炭和二手车生意,2022年返乡创业。武冈市局(分公司)驻村工作队积极为其提供助力,帮其解决了不少后顾之忧。如今,周永贵经营果园110余亩,每年收益20余万元,同时带动20多名村民就业。

(图为梨园第一年投产的金秋梨丰收场景)

在绥宁县彭家村,绥宁县局(分公司)驻村工作队从技能培训入手,联合当地职业院校面向村民举办面点技能培训,为村民拓宽就业渠道。

其他各县烟草部门驻村工作队也积极助力加强“新农人”培育,通过吸引在外青壮年、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常态化联系科技人员,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培养本土网络主播等,为当地农村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树新风展文明新貌

帮扶先扶智,兴村先兴风。

为进一步弘扬文明乡风,邵阳市局(公司)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以开展各类先进模范评比,大力弘扬孝老爱亲、邻里和睦、勤俭持家、重义守信等传统美德为抓手,厚植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在花田村主干道上,邵阳市局(公司)驻村工作队协助建设的乡风文明走廊生动展示着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图谱。“现在村里打牌的少了,干事创业的多了;邻里拌嘴的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勤俭节约的多了,互相攀比的少了;文化活动多了,村民幸福感更足了。”说起村子的变化,花田村党支部书记肖志钢感慨道。

新时代文明乡风还吹拂到其他村庄。在彭家村,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观看县里来的专业戏曲演员表演;在田心村,村里的舞狮队把“狮子”舞到了几百公里外的张家界……

近年来,邵阳烟草驻村工作队协助帮扶村新建各类文化活动设施22处,出台各类村规民约370条,举办文化活动100余场,极大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

优环境建宜居家园

“过去村里有不少地方‘脏乱差’,游客都不愿意来。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这里变得越来越美,已经是周边很多游客的首选休闲地了。”田心村胜华农家乐老板李丽萍感慨道。

村容村貌发生可喜变化的背后,离不开武冈市局(分公司)驻村工作队所作出的努力。为了以美丽乡村带活旅游经济,武冈市局(分公司)驻村工作队自2022年以来科学研究制定村庄绿化美化方案,协调多方力量,对旱厕进行全面改造,亮化硬化村道6条,栽种绿植6000余株……村子美了,村民们心里舒畅了,外地游客也纷至沓来。

类似的改变,还发生在其他村庄。过去,花田村因客观原因缺少水源,成为宜居家园建设的一大短板。了解情况后,邵阳市局(公司)驻村工作队多方协调,帮助该村完成自来水提质改造工程。水源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全村近500户村民吃上了放心水、安全水,人居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

“在新一轮驻村帮扶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忠实履行国企责任,为服务地方、回报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邵阳市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经理吴波说。(王亚斌 付宏伟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