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滚动资讯

“吉林大米十大白金名片”舒兰市金星精制米有限责任公司:生态沃土孕佳米

2025年09月02日 17:15  |  作者:滚动资讯  |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今年吉林粮食品牌迎来全面升级,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以一系列创新举措为优质粮“搭台铺路”——不仅构建起多层级品牌体系、让吉林大米公用宣传触达超4.12亿人,更通过分级分类提升产品价值、打通产区到市场的直通渠道。在这场品牌赋能行动中,舒兰市金星精制米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金星米业”)的“广多”品牌成功入选“吉林大米十大白金名片”,用实打实的品质,成为吉林大米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注脚。

“省粮储局的品牌战略像指南针,帮我们把‘广多’米香从田间传到了消费者心里。”金星米业90后经理孟佳宁感慨道。多年来,在政策助力与持续深耕下,金星米业从传统米企蜕变为年销6.5万吨大米、营收超2.5亿元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广多”也一路斩获“吉林省著名商标”“中国好粮油”等荣誉,跻身“吉林大米十大白金名片”阵列。

生态沃土筑根基:好品质源自舒兰核心产区

舒兰市水曲柳镇东升村,是“广多”大米的核心产区,也是金星米业自有种植基地的所在地。这里优质的灌溉条件与适宜的气候环境,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天然优势,稻花香米、中科发五、长粒香米、秋田小町米等“广多”主打品种在此茁壮成长。

自2003年成立以来,金星米业始终锚定“生态种植”路线:1460亩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实行人工除草、施有机肥,11270亩绿色水稻种植基地全程遵循绿色标准。“我们的有机鲜米,从选种到收割都‘拒绝化学干预’,当季新粮自然晾晒后入专利低温稻谷仓,现磨现发、全程冷链,只为保留稻谷原始香气。”孟佳宁介绍。这份对“鲜”与“绿”的坚守,让“广多”在吉林大米分级分类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高端大米市场的宠儿。

科技创新破困局:功能性产品抢滩健康赛道

“舒兰大米有好底子,可前些年总陷在同质化里,难出彩。”孟佳宁坦言,2017年她返乡接手金星米业时,既得从头学稻种筛选、大米加工,还得破解品牌“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难题。

为了尽快破局,孟佳宁聚焦产品创新发力。如今,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杂粮按比例分装的生产线不停运转——在她的主导下,杂粮粥米等贴合健康需求的产品陆续推出,很快获市场认可。“新生产线有省里补贴支持,减轻了负担,让我能大胆研新。”孟佳宁说。

从富硒大米到有机糙米,“广多”品牌已打造出多款备受消费者青睐的创新产品,3元/斤至50元/斤的不等价格,更是精准匹配了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凭借鲜明的差异化优势,“广多”不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更成为吉林大米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颇具代表性的粮食品牌。

线上线下拓销路:返乡力量带富一方乡邻

“好米要卖好价,不仅要品质硬,还要会‘说话’。”孟佳宁早早摸清了市场规律。“广多”入驻淘宝、天猫时,她就创下“一小时销售万袋大米”的纪录;2023年,她专程赴杭州学习直播运营,组建团队用短视频展现水稻从秧苗到米粒的全过程,让“可视农业”成为“广多”的特色标签。近年来,随着吉林省粮食品牌建设的提速,北京、深圳、福州等地陆续举办推介活动,孟佳宁紧跟节奏探索新路,金星米业作为舒兰大米代表企业之一,积极推动大米分级分类管理,对接苏浙闽中高端市场,为舒兰大米区域品牌影响力提升注入了新动力。

企业发展中,孟佳宁没忘反哺乡邻。2023年公司带动175人返乡就业,基地农户年均增收800余元,221户脱贫户靠订单种植稳定增收。“小孟帮我们把大米卖出了好价!”东升村村民赵福军的话,说出了农户心声。如今,孟佳宁也有新规划:“新项目正在选址,另外,还将联合吉林农大研发健康米制品,要让‘广多’米香飘得更远,带动更多乡亲增收。”(金星米业)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