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凝聚共识促发展 履职尽责显担当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组织委员开展以凝聚共识为目的的参观活动侧记
初秋的宁夏,天高云淡,风物宜人。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2025年委员活动计划》安排,8月25日至26日,50余名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以凝聚共识为目的,赴银川市、盐池县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更好发挥委员三个作用”两大主题,展开了一场内容充实、意义深远的参观活动。在两天的紧凑行程中,委员们深入遗址公园、企业车间、乡村镇邑、文化场馆,通过实地看、现场听、当面问、交流议,感受发展脉动,凝聚思想共识,汲取履职智慧。
溯历史 观现实 深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此次参观活动的多处参观点,都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引导委员们在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成就中,深化认识,增进认同。
8月25日上午,委员们抵达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今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苍茫的贺兰山下,巍峨的西夏陵静默矗立,无声诉说着一段尘封的历史。步入西夏陵遗产价值展览馆,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委员们仿佛穿越时空隧道,从党项民族的兴起到西夏王朝的建立,从西夏独特的文字、律法、艺术到与宋、辽、金等王朝的交往交流交融,系统了解西夏文明的全貌。“西夏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解员说,“其产生、发展、繁荣乃至消亡的过程,始终与中原及其他民族地区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委员们驻足于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历史图表前,神情专注,不时低声交流。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王林伶感慨道:“以往对西夏的历史了解多停留在表层,系统地看完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任何一个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的民族及其所创造的文明,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页。探寻其与中原文化的互动交融,对于我们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8月26日上午,委员们来到盐池县长城关长城博物馆和长城书画摄影展馆。雄伟的关隘与蜿蜒的长城,是古代军事防御的工程奇迹,更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也是历史上各民族不断碰撞、交流、融合的见证地。
参观中,委员们不仅了解了长城作为物理屏障的历史功能,更深入理解了其文化象征意义以及在促进沿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独特作用。盐池县高度重视长城文化保护宣传工作,将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紧密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曹佳乐深有感触:“长城内外是故乡。站在这里,更能体会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精神品格。保护长城,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家园;弘扬长城文化,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对于凝聚各族群众的价值共识至关重要。”
在盐池县红色记忆展览馆,委员们通过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和历史图片,回顾了盐池作为革命老区的光辉岁月,感受了老一辈革命家团结带领各族群众艰苦奋斗、争取解放的峥嵘历程。“红色基因是凝聚各民族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盐池县政协委员张军在介绍其民俗文化与红色文化收藏时说,“这些藏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蕴含着民族团结、军民一家的深厚情谊,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教材。”委员们认为,深入挖掘和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能够有效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从千年帝陵到百年雄关,再到红色热土,委员们在历史的坐标中穿行,在文化的滋养中思考。大家普遍感到,这次参观调研是一次深刻的国情区情和历史文化的再教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命题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理解,增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访平台 话履职 激发政协委员“三个作用”之能
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充分发挥委员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关键环节。此次活动中,特意安排了多个委员履职平台的调研点,为委员们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启发思路的宝贵机会。
8月25日,在永宁县闽宁镇,委员们调研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清洁能源产业活动站。民建界别召集人李立详细介绍了活动站如何依托民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优势,组织界别委员定期走访调研清洁能源企业,收集反映行业诉求,举办政策宣讲和技术研讨,积极为宁夏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切实发挥了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吕玉兰表示:“活动站的工作做得非常实,不是浮在表面,而是真正沉到产业一线,听到了企业真实的声音,提出的建议也很有针对性。这种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25日下午,在银川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宁夏福思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委员们走进“王小龙委员会客室”。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王小龙分享了他如何利用企业家的身份和公司场地,将会客室打造成了解社情民意、凝聚业界共识、服务创新发展的“微平台”。他定期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基层群众座谈交流,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政协提案或大会发言,有效拓展了履职的深度和广度。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王航说:“王小龙委员的做法很有创意,把委员责任融入到日常经营和社会交往中,让履职更接地气、更有活力。”
紧接着,在宁夏区块链协会,无党派界别召集人施晓军向委员们介绍了无党派界别委员工作室的运行情况。该工作室注重发挥无党派人士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聚焦数字经济前沿领域,组织跨界别、跨领域的研讨活动,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展现了委员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和在本职领域以外的建言资政水平。
这些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委员履职平台,如同一个个活跃的“细胞”,激活了政协工作的神经网络。委员们在观摩中比较,在交流中思考。多位委员在谈感受时提到:“这次感觉很受启发,也很有压力。过去可能更关注提案,现在意识到,日常履职期间,联系群众、凝聚共识工作同样重要,甚至更为基础。”“‘三个作用’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需要具体载体和实践来体现。我们要思考如何在自己的领域和界别内,搭建、利用好类似平台,更好地贴近群众、服务大局。”
看转型 探新路 汇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力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也是凝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此次活动安排的产业参观点,涵盖了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文旅融合创新、电商赋能发展等多个方面,生动展现了宁夏特别是银川市、盐池县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与巨大潜力,坚定了委员们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8月25日上午,在闽宁镇清洁能源产业活动站的参观让委员们直观感受到宁夏作为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的前沿动态。26日的盐池之行,则更全面地展示了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图景。在宁夏盐池滩羊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滩羊的育种、养殖、加工、品牌建设和市场销售情况,特别是如何通过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将“盐池滩羊”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委员们对盐池滩羊从“深闺”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历程表示赞赏,并就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价值、应对市场风险等提出了问题和建议。
随后,委员们参观了盐池县春雪文化产业园。盐池县政协委员冒万学介绍了产业园如何挖掘当地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体验项目,带动就业增收,促进文化传承。“民俗文化不仅是宝贵的遗产,更是可以活化利用的经济资源。”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张涛感慨道,“这里的实践很好地证明了文旅融合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地区发展的有效路径。”
在狮城宁好电商网批(西部)运营基地,委员们深入了解盐池县电子商务发展的蓬勃态势。企业负责人演示了如何通过电商平台将滩羊制品、小杂粮、手工艺品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如何培训新农人掌握电商技能,如何构建物流供应链体系。电商这种新业态新模式,极大地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给委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刘淑梅说:“电商不仅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更倒逼农业生产走向标准化、品牌化,意义重大。”
在宁夏盐池恒纳地毯有限公司,委员们调研了宁夏地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情况。盐池县政协委员刘铠源介绍了企业在坚持传统手工技艺的同时,如何适应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创新产品设计,开拓销售市场,使古老技艺焕发新生机。委员们对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路走来,从清洁能源到滩羊产业,从区块链到电子商务,从文旅融合到传统手工艺,两天时间里,委员们看到了宁夏产业发展的多元形态和强劲动能。大家表示,这次活动,既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也是一次高效的履职培训,更是一次深入的区情考察。大家将把此次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不断提升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的水平,为建设美丽新宁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 孙振星 罗 鸣)
编辑:彭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