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春秋>聚焦
白刃格斗英雄连往事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模谱中,有一支以“刺刀见红”“搏杀无敌”而威震八方、闻名遐迩的铁血英雄连队,它就是著名的“白刃格斗英雄连”。
“白刃格斗英雄连”诞生于抗日烽火之初,在声势浩大的百团大战中一战成名,令日寇闻风丧胆,让同胞赞叹有加;连队前身是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第二十五团第三营第八连;战争年代一直为革命事业英勇突击。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白刃格斗英雄连”作为“百团大战英模部队方队”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2019年国庆阅兵,“白刃格斗英雄连”亮相百面战旗方队,再次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白刃格斗英雄连参加2015年九三阅兵。
大落坡反偷袭战斗
“白刃格斗英雄连”这面火红的战旗从百团大战的硝烟中走来,以超群的战术技能在军史上留下英名,让鲜艳夺目的战旗永不褪色,高高飘扬。
在抗日战场上,“白刃格斗英雄连”参加大小战斗近百次,其中打得最惊心动魄的,当属大落坡反偷袭战斗。
八路军决心打破日军在抗日根据地推行的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于1940年8月20日晚8时,开始进行声势浩大的百团大战。其中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第二十五团承担了破袭正太铁路山西寿阳境内马首火车站任务,断敌交通命脉的重任。战斗打响以后,第二十五团团长苏鲁、政委凌则之指挥部队发起全线攻击,猛扑马首车站。以第一营主攻马首,第二营位于寿阳县五里外监视敌人,第三营主力包围化龙山敌人一个分队。团参谋长李懋之在团部驻地大落坡负责留守,以第八连担任预备队,一是负责保卫团指挥所和地方群众安全,二是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八连是二十五团的骨干连队之一,前身为1937年8月1日组成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一总队第三大队第十一中队,由青年学生与工农积极分子混合编成。1940年1月,编为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第二十五团第三营第八连。
大落坡是一个有40多户人家的村庄,西至马首车站四里,东北到龙化山敌据点五里,北至寿阳城十二里。村子坐北向南,面临一条深沟,东西走向,村北窑顶后是农田,种的是大片谷子,整个村子呈“一字型”从东至西排列,布局简单,易攻难守。团部在这里派了两个哨兵瞭望。
第二十五团进攻马首车站时,盘踞在戴家垴的日寇除了在前线主战场仓皇应战外,还于8月24日深夜,派小队长登木率50余人,趁着风雨夜,利用“青纱帐”作掩护,偷偷绕过龙化山,从我军二十五团和新十旅的部队战斗分界线中间隐蔽接近大落坡村,绕到落坡东南的沟里,企图偷袭报复第二十五团团部,以解除马首之围。
25日清早,八连炊事员张生旺从村东头半坡上全村仅有的一口水井挑水时,发现沟底来了日军,正顺着小道向村上爬,他心里猛然一惊:鬼子来了!于是,迅速放下担子跑回部队报告。
很快,李懋之也接到第二营营长匡庆元的电话报告,说从城里来了一辆日军铁甲车,我军已将村北两个涵洞和铁轨破坏,所以,敌不能前进,只能向我打枪打炮。得知敌情通报后,李懋之告诉匡庆元,团部也发现敌人,让他从二营预备队派出一个排兵力向大落坡方向搜索前进,打敌侧背。
挂断电话后,李懋之立即命令警卫员王洪绪跑步叫通信排带武器赶紧来,有几个人来几个,越快越好!同时告诉侦察参谋杨玉中:“跑步去告诉八连紧急集合,先派一个排跑步占领土丘阵地,其余到团部来待命,反击偷袭之敌。”
随后,李懋之又命令特务连连长张丰志,派兵去村东头马上迎敌。同时命令哨兵开始鸣枪发出敌情警报。接着,李懋之亲自命令驻在大落坡村的八连迅速出击迎敌。连长任尚琮马上率一排全部和三排部分战士,迅速抢占村东北高地,进行阻击,留下三排的一个班打掩护;指导员张万清率二排赶往村东南抗击日军,与敌短兵相接。
李懋之调遣兵力布防,是为了确保团部的安全,因为担心这股日军如果是前头部队,那么后面可能还有日军一到两个中队的兵力。不久,侦察班长小崔向参谋长报告,日军只有50余人,没有发现后续部队。李懋之随即将敌情报告给团长苏鲁,说我方兵力已六倍于敌,不必再抽部队回援了。
李懋之布防后,要求八连和所有可以作战的人员,不惜一切代价,在大落坡村消灭这股日军。
军事博物馆收藏的白刃格斗英雄连战旗。 欧阳青 摄
“刺刀见红”
日军见行动已暴露,偷袭不成,就改为明打强攻。他们仗着手里有几挺机枪,随即凭借火力优势向大落坡村冲杀过来。相比之下,我军虽有数量优势,但装备却落后许多,有的战士不是无枪就是缺弹。
很快,日军呼啸的子弹扫射过来,压得八连前沿的战士抬不起头来。等到敌人往前冲时,高粱地里突然飞出了十几颗手榴弹,炸得敌人血肉横飞。其中,负伤的副指导员董跃先不顾伤痛,咬着牙带头扔出了一颗手榴弹。
二排这边,张万清边跑边上刺刀,刚出村口就迎面碰到一群日军端着刺刀凶狠而来,相距只有10来米远。关键时刻,张万清高喊:“同志们,杀敌立功的时候到了,跟我冲呀!”随即手持步枪,一马当先,大喊“杀——”冲入敌群。
于是,战士们一个个端着刺刀冲向日军,冲杀呐喊声和刺刀撞击声以及伴随而来的痛苦惨叫声交织混杂在一起。敌我厮杀成一团,展开了刺刀见红的白刃格斗。战士们刺刀捅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了就用小锹砍。经过一阵惨烈的肉搏战,日军被二排牢牢阻断在村东南口。
与此同时,登木派了一个机枪小组向村西北迂回。正巧,第二十五团团部派出的侦察组李金标等三人在途中与日军的机枪小组遭遇。李金标先敌开火,击毙敌人机枪手,奋不顾身地扑向日军,缴获轻机枪一挺。日军误认为中了八路军伏击,转身逃窜。
两路受阻的日军,狼狈地躲到一人多高的高粱地里,得以片刻喘息。战场突然出现短暂的死寂,气氛显得格外紧张。二排战士们为了防止日军利用“青纱帐”迂回进村,便紧追其后,端着刺刀也冲进了高粱地。
登木小队长命令部下继续与八路军拼刺刀。顿时,敌我拼杀声再次大作,鲜血喷溅在高粱叶子上。二排坚定沉着,临危不惧,奋力拼杀。
二排排长毛占绪一个人就刺死两个日军,刺伤一个,自己也身负重伤。经过一场惨烈的厮杀,指导员张万清也负了重伤。日军向伤亡增多的我军二排步步紧逼。这时,身负重伤的指导员仍指挥战士与日军搏斗,战士们端着寒光闪闪的刺刀,接连刺杀了七八名日军。
双方拼杀得难解难分,战斗进入白热化。
危急关头,连长任尚琮率一排从侧翼向敌人猛冲。敌我双方又陷入了残酷而激烈的白刃格斗肉搏战。英勇的战士们倒下一个,又扑上去一个。六班一个年轻的战士被敌刺中腹部身负重伤,仍死死抱住敌人,用牙咬破其咽喉,将敌消灭后自己也壮烈牺牲。敌人被八连英勇无畏的气势吓倒,狼狈撤逃。
登木见大势已去,斗志全无,便慌不择路,带着残兵钻进村东北高粱地躲避。隐蔽在那里的第八连第三排果断追击搜寻。没过多久,日军残兵绝望地从高粱地里冲出,四散窜逃。登木逃跑时陷入泥坑,被八连战士击伤,剩下几名残敌向东溃逃。
打扫战场时,团部炊事员张喜碰到装死的登木,上去缴他的手枪时,登木突然向张喜开枪。腿部受伤的张喜忍痛猛扑过去,一手抓住登木的手枪,一手拔出手榴弹向他头上猛砸,击毙了登木。
司务长牛显跃在买菜回来的路上看见一个洞里有动静,便悄悄地候在洞口。原来,洞里躲藏了一个日军逃兵。等他探出头张望时,牛显跃猛扑上去,掐住这个日军的脖子。在徒手搏斗中,牛显跃将敌人击毙,并缴获步枪一支。
这时,胡守根和民兵赵三小发现两个没被打死的日本兵落荒而逃,便迅速追了上去。追到钮家庄龙潭,两个日军被追得走投无路便跳进水中。天色已晚,不会游泳的胡守根、赵三小怕日军逃脱,不顾个人安危,跳进水里死死抱住那两个日军,与他们同归于尽。
这次反偷袭战仅有一小时,其中残酷惨烈的白刃格斗战就持续了半个多小时, 百余人的八连以牺牲负伤30多人的代价,歼灭了包括小队长登木在内的40多个日军,缴获轻机枪2挺、步枪48支、手枪1支、弹药许多,还有钢盔、罐头、饼干等。
“白刃格斗”精神
大落坡一战,八连指战员挫败了日军打乱我军第二十五团作战部署的企图,让日军闻风丧胆。八连指战员用鲜血和生命结束了我军拼刺刀拼不赢日军的历史!
捷报上传,时任八路军总部野战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和副主任陆定一专门来到八连看望慰问指战员。听了李懋之的汇报后,罗瑞卿指出:“八连是个白刃格斗英雄连,打得英勇顽强。一个年轻部队敢与敌人刺刀见红,取得了全歼敌人的重大胜利,要发扬这种光荣传统,战后要授予奖旗。”
接着,为了嘉奖八连不怕牺牲、骁勇杀敌的英雄事迹,时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通电表彰,并授予八连“英勇顽强”锦旗一面。
1940年11月,百团大战接近尾声,八路军总部授予八连“白刃格斗英雄连”光荣称号。张万清、李金标、牛显跃、张腊生等被评为“战斗英雄”。
“白刃格斗”,词汇血腥,悲壮惨烈,舍生忘死,忠勇无限。血染的刺刀,鲜红的战旗,忠实地记录了革命先烈与入侵日寇刺刀见红的浴血奋战,有力地见证了八路军在狭路相逢时与残凶日军同归于尽的英雄气概。光荣称号既得,维护荣誉更勇。
“白刃格斗英雄连”的指战员们在此后80多年的战斗和训练历程中,始终秉承“逢敌亮剑、有我无敌、刺刀见红”的血性特质,随部队参加大小战役战斗200余次。
抗日战争时期,“白刃格斗英雄连”决死抗敌,勇猛无比;反日“扫荡”,威震太岳;在“百团大战”中淬炼,在反“扫荡”斗争中成长,出类拔萃,被赞为“尖刀中的尖刀”。
解放战争时期,“白刃格斗英雄连”打闻夏,克临浮,攻吕梁,占汾孝,愈战愈勇。后来随主力挺进豫西,攻占洛阳,决战淮海,勇猛渡江,出击皖赣,驰骋两广,进军云南,解放西昌,越打越精。荣获“攻无不克”“钢铁堡垒”称号。
新中国成立后,“白刃格斗英雄连”丛林作战,山地攻防,经验丰富,被誉为“丛林猛虎”;对越自卫,作战还击,猛插勇进,攻坚夺堡,被中央军委授予“老山英雄连”荣誉称号。他们还参加抗击冰雪灾害、汶川抗震救灾等救援行动20多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参与国际军事竞赛、反恐演习。
在80多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中,英雄八连先后被授予“白刃格斗英雄连”“老山英雄连”“抗震救灾英雄连”等6个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一等功两次、集体二等功10次、集体三等功7次。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白刃格斗英雄连”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白刃格斗英雄连”冲在最前面。在“白刃格斗英雄连”,“敢打硬仗、不怕牺牲、誓死杀敌”的“白刃格斗”精神,是他们的崇高荣誉,更是他们的魂魄。
八路军战士练习拼刺刀。
钢铁志、英雄魂!
“白刃格斗英雄连”的连徽非常独特,是用两把刺刀交叉做成的造型,寒光闪闪,威风凛凛,战斗性极强!连徽作为一种铁血符号,已把拼刺刀精神融入每名指战员的血液里。
“白刃格斗英雄连”的新兵入连仪式,一样是庄严神圣、热血沸腾。首先要为每一名加入这个英雄连队的新战友身份“编号”,要让心中永远烙上钢铁志、英雄魂!
在“授刺刀仪式”上,连长硬朗地对战士们提问,“我们的连队有多少年历史?还记得为国捐躯的英雄前辈吗?如果战斗到最后一人,你是否有勇气亮出你的刺刀?”战士们铿锵有力宣誓回答:“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做一把永不卷刃的刺刀。”
一茬茬新战士从加入“白刃格斗英雄连”的第一天起,就真正成了铁血英雄的传人,他们赓续传承,踏着先辈们的足迹,铸造英雄连队新的辉煌。连队常态化训练刺杀操、破锋刀法,强化血性胆气,始终以“刺刀见红”的铁血担当践行强军使命。
“铁心跟党、敢打硬仗、誓死杀敌”的连魂,永远激励“白刃格斗英雄连”一代代指战员在遇到任何困难时,遇到任何敌人时,都敢于亮剑,勇往直前。
(作者系军事历史纪实《百面战旗红》《烽火战旗扬》作者之一)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