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聚焦
浇灌团结幸福花
——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委员尹胜

尹胜(左三)向各族群众详解果树修剪技术,帮助果农提高果园管理技术。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尹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委员、新疆伊犁冠通生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带领企业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初秋时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天山花海旅游景区,薰衣草花海绵延起伏,迎风摇曳,馥郁的花香令人陶醉。
这片美丽的花田,不仅是一处风景,更是自治区政协委员、新疆伊犁冠通生物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犁冠通集团”)董事长尹胜带领各族群众共同绘就的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画卷。
天山花海,绘就共富新画卷
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山花海的名字被很多人熟知,每年5月后,新疆伊犁河谷的山花进入盛花期,长达6个月都是花的海洋。在天山花海景区,缤纷的色彩和馥郁的芬芳装点了广袤的原野,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花。
而谁又能想到,眼前这片缤纷之地,曾是一片荒芜。2011年,尹胜带领团队来到伊犁投资兴业,把目标瞄准一二三产绿色农旅融合发展。“2017年,我们正式开启了‘天山花海’的造梦计划。天山花海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我们打造的北疆旅游大环线的中心集散地。我们深度整合粮、果、花、田、山、草、居等资源,发展农林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休闲旅游等多种业态。”
“我们在6万亩荒山上改良土壤、铺设滴灌、修建水池、种树栽绿,7年投资超过10个亿,上万名群众深度参与建设,铺设节水管网总长达2.8万公里。”谈起推进项目时的场景,尹胜仍然感慨万千。
如今,园区内不仅拥有2.2万亩花卉、1.8万亩特色林果和2万亩粮食作物,还建成了200万棵树的生态林,壮观的薰衣草花海成为网红打卡点……自2021年试运营以来,天山花海融合示范项目接待游客量稳步提升,年累计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成为伊犁又一热门景区。
“近年来,企业主动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村企结对共建活动,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户’三方产业联合体,在伊犁州8个县市打造了7个20万亩农林产业基地,赋能26个乡村1000余名群众发展智慧农林业。”尹胜介绍,目前已带动当地各族群众稳定就业2000余户,户均年增收5000余元,有效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团结奋斗,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乡村振兴,催生美丽蜕变
伊宁县喀拉亚尕奇村的村民唐奴尔·艾尔肯,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之一。他的生活因尹胜的到来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家有3亩地,过去自己种也没挣上钱。现在,土地流转有了一笔收入,还能在公司打工。我们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他的话语中满是幸福与满足。
近年来,尹胜团队依托丰富的花卉资源,大力发展“花经济”,积极打造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活力。为了提升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在对土壤进行调节和改良后,打造精油加工体验基地、果品深加工基地、冷链物流基地和产品研发基地。“公司注册的‘域见·天山花海’‘野地胭脂’‘夏天的果园’等多个品牌产品远销国内外。”
随着游客增多,周边群众也纷纷建起酒店和民宿,吃上了“旅游饭”,村民种植的农产品、制作的手工艺品也有了新的销售渠道。喀什镇图地于孜村村民马国成说:“天山花海景区建成后,把周边村子的餐厅和民宿都带火了。我把家里的土地承包出去,将院子改成了10间民宿客房,一年有10多万元的收入。”
胡瓦提·阿依坦和娜孜古丽·对山别克夫妇在公司成立之初加入进来,现在分别从事农业技术和餐厅厨师工作。“家里每年收入15万元左右,土房子变成了砖瓦房,摩托车换成了小汽车。”胡瓦提·阿依坦动情地说,“在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我们和各族同事一起学习、工作,结下了亲人般的情谊。”
履职尽责,凝聚团结力量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尹胜始终将促进民族团结视为履职的重要内容。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企业发展,通过产业实践搭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多年来,企业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企业发展之中,让企业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凝聚人心,让各族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在尹胜的推动下,企业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通过“1﹢3”工程搭建民族团结“连心桥”。公司100名党员和骨干结对联系100多名少数民族员工,开展关心关爱和思想帮扶,累计帮助解决困难诉求120余件,落实帮扶资金100余万元。
“除此之外,企业还开展培训、举办诵读大赛等活动,激发各族群众学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热情,并依托州级干部教育培训教学点,广泛开展教育活动100余场次,受教各族职工达14500余人次。”让尹胜尤为自豪的是,13年来“伊犁冠通集团”这个由20多个民族组成的2000余人的大家庭,始终有着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精诚团结的良好氛围。
“我会牢记委员职责,永远把民族团结当使命、把各族群众当亲人。”尹胜朴实的话语中透出坚定。
编辑:李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