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民政协报·福建省政协融媒体中心>市县政协
让一根海带串起产业“黄金链”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政协建言海带产业高质量发展
秋分时节,福建宁德霞浦海带产业的“主战场”已由蔚蓝深海转向车间深加工。霞浦县电商中心内,主播们推介着经海风自然晾晒、干净无沙、脆嫩营养的海带。镜头切换,生产车间里,数百名工人在流水线上快速缠绕海带结,机器嗡鸣与胶带撕拉声交织,尽显忙碌。
如今,一根小小的海带正以“链式升级”的姿态在产业链上不断增值。同一时刻,如何让“霞浦海带”在电商时代焕发新彩?霞浦县政协围绕“推进海带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协商活动,为这一课题的破解注入了新动力。
今年4月以来,县政协成立调研组,历时四个月深入沿海乡镇、入户调研,掌握海带从养殖到销售各环节的真实情况;听取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明晰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与现存瓶颈;走访企业并开展交流座谈,倾听市场主体的发展诉求与创新思路……多维度、广覆盖的调研,为深入了解全县海带产业发展情况、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决策参考。
当前,海带产业已成为霞浦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食品海带比例达 65%以上,精深加工增值率达 60%,总产值达 60 亿元。依托这一核心产业,当地育苗、养殖、加工、物流等上下游环节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直接带动全县就业约5万人,受益人口15多万人,成为千家万户的富民产业,铺就了“靠海致富”的幸福路。但海带产业发展仍存在种苗本土化弱,产业结构失衡、品牌化程度低等问题。
在委员们看来,要积极发挥海带优势资源作用,推动建立“海洋生态银行”,将海带养殖纳入海洋碳汇交易体系,开展碳汇交易试点,实现生态价值转化,努力延伸海带产业价值链;从养殖、加工、销售、科研、政策等多个环节协同发力,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创新,积极引导产业向更具竞争力、创新力方向集聚,促进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提升产业链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切实推动海带产业向规模化、规范化、绿色化、高值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海带加工环节存在含盐量混乱、泡水增重、掺杂使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品的整体品质。”谢佳盟、吴辉华等委员建议,尽快组织专家制定完善行业规范,对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等全环节进行严格约束,注册“霞浦海带苗”县域公共品牌,以品牌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影响力。
针对品牌聚力不足的突出问题,包洁琼、钟金聪等委员建议,线上打造“霞浦海带”官方门户网站、公众号、小程序、旗舰店等,用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讲述品牌故事。线下组织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在高端商超设立品牌专柜或体验区,举办特色活动,邀请媒体、美食博主等探访体验。
此外,委员们还提出,要瞄准年轻消费群体,开发“8 秒即食海带苗”“低卡海带零食”等网红产品;借鉴先进设计理念,推出多档次、多口味的产品,满足不同需求;拓展跨境电商渠道,将“霞浦海带”推向欧美、日韩等海外市场。
县政协主席陈文颂表示,要重点培育本土海带企业,在技改升级、信贷融资等方面给予扶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机、绿色、无公害的“霞浦海带”,树立“品质标杆”,以过硬品质持续放大“中国海带之乡”“中国海带苗之乡”品牌效应。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带动本地海带产业向精深加工、高端市场迈进,推动海带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李律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