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前三季度全国共实施临时救助三百七十二万人次
民政部10月27日举行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25年第三季度全国民政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会上,民政部新闻发言人李婉丽介绍,今年1月至9月,全国共实施临时救助372万人次,为困难群众发放临时补贴1564万人次,切实筑牢民生兜底保障防线。
在临时救助工作精准落地的基础上,2025年第三季度,民政部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以更系统的举措、更扎实的行动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民生兜底保障方面。指导各地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政策有效落实,持续加强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组织全国69个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地区开展总结评估。截至9月底,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828元、616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平均标准分别为每人每年14094元、10696元。
社会事务管理方面。提请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工作的意见》,部署开展“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印发《〈中国康复辅助器具目录〉动态调整工作规程》。召开“精康融合行动”总结会暨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推进会。
老龄工作方面。组织各地开展全国“敬老月”活动。协调组织各地、各部门持续办好为老实事。研究制定促进新时代基层老年协会健康发展的政策文件。民政部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指导意见》。
养老服务发展方面。联合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会同商务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养老消费季活动。推动“养老服务师”新职业正式发布。组织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居家适老化补贴工作。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项目名单》。
儿童福利保障方面。召开全国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推进会,指导各地持续推进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联合财政部持续推进“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两年累计投入专项资金两亿元。持续加强儿童福利工作队伍建设。
在扎实推进各项民生保障工作基础上,为应对冬季寒冷天气对困难群众的影响,民政部印发通知,即日起至2026年3月15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其中东北、西北地区延长至3月31日。
通知明确,各地民政部门及救助管理机构要将专项行动作为当前重点工作,制定分工清晰、协同顺畅的工作方案,确保责任到位、监管有力。
通知要求,着力搭建全覆盖的救助发现网络,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加大街面重点时段、地段巡查力度,在人员密集区域布局临时救助点与求助引导点,协调福利彩票站点、社区服务中心等作为临时避寒场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依托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群体延伸发现触角。
此外,要规范街面转介引导、站内分区管理等环节,对返乡人员开展定期回访,有条件的机构可开辟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专区,切实保障寒冬季节遇困群众基本生活。(记者 赵莹莹)
编辑:廖昕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