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大家谈
“鞭打快牛”,合理吗?
能干者工作越努力活儿越多、越被层层加码,却往往得不到相应的认可和回报;“躺平者”越是偷懒“摸鱼”,反而越悠闲自在、心安理得。“快牛挨鞭”,是“能者多劳”还是“吃力不讨好”?是效率导向下的最优解,还是只重视即时成果的短视行为?本期观潮将和大家一起聊聊:“鞭打快牛”,合理吗?
(本期主持人:朱润楠)
保障职工权益 让“鞭打快牛”者却步
在职场中,“鞭打快牛”是一种有一定普遍性、顽固性的负向激励现象。究其出现原因,一方面,一些管理者把滥用“快牛”、回避“慢牛”视为提高效率和规避风险的捷径,暴露了单位在用人管理和统筹协调方面的思维惰性与能力局限;另一方面,“快牛”处在貌似被“重用”的状态,有任劳任怨甚至敢怒不敢言的难言之隐,客观上加剧了这种现象的蔓延。
解决这种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对管理者来说,要明确职责边界、提升组织效能,以制度管人管事,严格绩效评估,奖勤罚懒,避免“逮着一只羊薅羊毛”“拣软柿子捏”等短视行为。对工会来说,要积极发声,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形成公平健康可持续的职场生态,让“鞭打快牛”者却步。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原主任 吕国泉)
要让“快牛”尝到甜头
“快牛”凭借过硬的工作能力,往往承担着大量的工作任务。然而,一些用人单位却陷入“鞭打快牛”的误区,不断“扬鞭”给“快牛”加码,却忽视了合理的认可与激励,使得“快牛”的付出与回报严重失衡,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无差别”的不公平现象。“快牛”不但挨了鞭子,还伤了心,导致其积极性受挫。久而久之,“快牛”也会变成“慢牛”,消极怠工、“躺平”等不良风气也会滋生蔓延。要让“快牛”的付出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在职务晋升、物质奖励、精神荣誉等方面让能干者感受到“多干值得”,拥有持续奋进的动力。
(本报记者 方慧)
育人干事宜并重
个人的成长成才的确需要通过压担子、扛重任,磨砺心性、提升本领;从团队角度看,将重要任务交给能力突出、态度勤恳的业务骨干,也是一种务实的用人逻辑。然而,“鞭打快牛”要适度,单丝难成线、独木不成林。工作机器的运转也不是只靠一两个“螺丝钉”,团队的发展也不只有即时效率。单位要树立系统性思维,将育人和干事并重,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建立科学轮岗机制,让“鞭打快牛”形成带头作用,提升整体工作能力。
(中国银行员工 郑嘉宁)
■网友畅谈
@renguoxue:“快牛”有了动力,“慢牛”有了压力,众人才能齐心协力。
@无所谓: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不该鞭打“快牛”,能者多劳不能异化为能者过劳,更不能沦为能者白劳。
@好运小恬:拒绝“鞭打快牛”不是教人偷懒,而是找到可持续的成长节奏。
@Yu:要运用好容错纠错机制,破除干事者多做多错的顾虑。否则,“洗碗越多,摔碗越多”,大家也不愿意干了。
@十一:我理解的能者多劳,应该是能干事的人多拿劳动报酬。
下期话题:
中小学春秋假怎么休更合适?
浙江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广东佛山明确,2025—2026学年将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春秋假试点;湖北恩施州规定,春假和秋假时长均不少于1周,原则上与法定节假日或双休日衔接……如今,多地已陆续启动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探索。假期调整牵涉面广,社会反响不一。在落实过程中,如何兼顾学生休息、家长照护安排与教学计划实施的平衡?您如何看待中小学春秋假制度?中小学春秋假怎么休更合适?欢迎您将观点发送至rmzxbxwplb@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观潮:中小学春秋假怎么休更合适?也可扫一扫“下期话题”二维码,在人民政协报微博“西八里庄观潮”留言参与讨论。我们将选取有代表性的来信与留言,与读者共同探讨。
本栏目新媒体支持:
李木元 易欣 徐康辉 郑真鑫
编辑:孙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