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大会发言
焦红常委代表农工党中央的发言: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根基

举世瞩目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展现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光明前景。中国农工民主党完全赞同、坚决拥护、充满信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工党将把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为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凝心聚力、履职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尤其在经受新冠疫情冲击、世界主要国家人均预期寿命下降的情况下,我国主要健康指标不降反升,2024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提前6年实现2030年目标,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十五五”时期是全面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为到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鉴于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和人口规模巨大现代化特征的健康需要,按照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快建设健康中国的要求,建议以人口健康领域率先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牵引,努力将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至80岁左右,主要健康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
一是强化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健全健康优先发展制度体系,全面推进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形成“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工作机制。落实“预防为主”工作方针,推动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取得实质性进展。优化国家免疫规划,推动更多人群受益。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通过人工智能构建智慧监测预警体系。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更好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独特功效。
二是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目标统一、政策衔接、信息联通、监管联动等机制,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以公益性为导向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优化医务人员薪酬结构。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配的可持续运营机制。
三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建好用好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实现“能力可及”,通过数字赋能扩围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群体实现“距离可及”,通过医疗卫生经费精准投入补齐困难群众支付短板实现“费用可及”。积极适应人口变化趋势,推动医疗卫生资源由以行政区划配置转向以服务人口数量配置,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是协同推动绿色转型和健康发展。一方面,大力发展生物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降低环境健康风险;另一方面,加快推动医学科技进步,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促进国民健康素养提高,让健康消费和主动健康成为社会新风尚,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领域率先实现现代化。
编辑:彭子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