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大会发言

刘政奎常委代表九三学社中央的发言: 加强创新链产业链和消费链协同 一体化布局重大科技项目

2025年11月03日 08:09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刘政奎(8557724)-20251103074857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九三学社完全拥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把全社广大社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紧扣规划部署,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调研,精准建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十四五”时期,在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为与科技界密切联系的参政党,我们倍感振奋。中共二十大提出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但以往重大科技项目布局偏重技术供给侧考量,对产业发展赋能、民生福祉改善、消费潜力提振和就业规模扩大等综合效益统筹不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未能充分显现。当前,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等前沿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要赢得新一轮科技革命竞争主动权,关键在于率先构建前沿技术与产业应用、消费需求的良性循环机制。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关于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建议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化创新链、产业链、消费链“三链”协同,一体化布局,聚焦技术可行性、产业落地适配性与民生消费需求契合度,精准布局一批兼具突破潜力与市场价值的项目,推动科技成果切实转化为优质产品与服务,提升民生福祉,有效扩大内需,着力推动重大科技项目布局与组织管理改革实现五个转变:

一是在论证机制上,从科技专家主导向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等多方协同论证转变。兼顾技术前瞻性与市场需求、社会效益,立项之初即充分体现国家战略目标、经营主体诉求、群众消费需求,综合研判项目在解决产业发展痛点、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实际潜力。

二是在承担主体上,从以高校院所为主向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转变。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整合政产学研用金资源,在项目设计中同步推进技术研发、应用场景构建与标准体系制定,确保成果“能用、好用、有人用”,从源头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在遴选方式上,从传统专家评审向“赛马”“揭榜挂帅”等新机制转变。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产业发展瓶颈与民生改善痛点,科学设定关键问题与可量化目标,公开张榜,鼓励技术路线竞争,不拘一格选拔最优团队,以实效论英雄。

四是在资助模式上,从单一财政科研投入向“财政经费﹢企业资金﹢金融工具”协同转变。建立跟投机制,撬动企业资金,畅通银行信贷、创投资本与重大项目的对接通道,构建多元高效的资金支持体系。

五是在评价体系上,从侧重科技指标向技术攻关、市场效益、民生实效综合评估转变。建立全生命周期、多维度评价机制,既看技术指标达成,更看转化应用、经济效益、解决民生问题等效果,让科技创新更好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编辑:彭子钰